何年白社种青莲,君子堂开俨昔贤。
逃暑共寻泉石约,采芳重结水云缘。
郫筒香注流霞满,仙掌珠擎湛露圆。
三径不知身已隐,尚从濂洛问真诠。
何年白社种青莲,君子堂开俨昔贤。
逃暑共寻泉石约,采芳重结水云缘。
郫筒香注流霞满,仙掌珠擎湛露圆。
三径不知身已隐,尚从濂洛问真诠。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赏莲,追忆濂溪雅趣的宁静画面。首句“何年白社种青莲”,以“白社”点出环境的清幽,与“青莲”相映成趣,既暗示了莲花生长的环境,也预示着高洁之气。接着,“君子堂开俨昔贤”一句,通过“君子堂”的开张,展现了对古代贤者的缅怀与敬仰,营造出一种崇高的文化氛围。
“逃暑共寻泉石约,采芳重结水云缘”两句,生动描绘了夏日避暑时,朋友们一同探寻清泉与奇石的乐趣,以及在水中采摘芳香植物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同时,“水云缘”一词,巧妙地将水与云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飘渺而神秘的意境。
“郫筒香注流霞满,仙掌珠擎湛露圆”则进一步渲染了夏日赏莲的场景。通过“郫筒”这一器具,将莲花的香气比作流霞,形象地描绘了莲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仙掌珠”与“湛露”则分别象征着高洁与纯净,表达了诗人对莲花品质的赞美。
最后,“三径不知身已隐,尚从濂洛问真诠”两句,借用了“三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心已归隐,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同时,通过“濂洛”(指濂溪周敦颐和洛学程颢、程颐)的典故,表明了诗人对古代哲学思想的向往与探索,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赏莲、追忆古人雅趣的宁静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沉思考。
云起重岩郁凌乱,长松落落树直干。
若人于此结茅屋,爽气飘然拂霄汉。
舣舟之子何逍遥,从者伛偻携一瓢。
山中无日不閒暇,跋涉相顾凌风飙。
始知王宰用意高,使人观图鄙吝消。
世间未必有此景,涂抹变幻凭秋毫。
丹青游戏固足乐,收绝视听搜冥寞。
向来为政殊不恶,乃尔胸中有丘壑。
孝章自是难兄也,更有孝充难弟。
盖向者、吾闻之矣。今日过予投刺。
还恐高轩,空题凡鸟,倒着中郎屣。
相揖后、喜接高谈,杏雨梧风,都在君家麈尾。
更爱君、唐诗晋字,兼善画图酒史。
席上挥毫,樽前顾曲,易得佳人意。
奈无端邂逅,柔乡空在梦里。
幸衣肖、白衣红袖,将我于中位置。
但怪座中,一般奇事,向我称才子。
且满斟高唱,试尽欢焉而已。
鲲鱼产溟渤,鬐鬣如山丘。
朝行发碣石,暮宿昆崙陬。
竦身激巨浪,喷沫飞洪流。
倏忽化大鹏,九万乘风游。
翼若垂天云,众羽不敢侔。
一飞绝五岳,再举凌十州。
翩翩鸴鸠侣,榆枋自相求。
翱翔但咫尺,曷睹大化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