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后题》
《清明后题》全文
元 / 倪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野棠花落又清明,杨柳青青人耦耕。

春物阑珊成底事,半江疏雨暮潮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江南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野棠花落又清明”,以“野棠花落”点明季节,清明时节,野棠花已凋谢,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又”字暗示这是诗人多次经历的场景,增添了时间的流转感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第二句“杨柳青青人耦耕”,画面一转,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杨柳青青,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耦耕,即两人并肩耕作,体现了农耕社会的和谐与勤劳,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敬仰。

第三句“春物阑珊成底事”,笔锋一转,从外在的景物描写转向对内在情感的抒发。春日将尽,万物即将凋零,诗人不禁思考这短暂而美好的春光背后的意义何在。这一句蕴含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

最后一句“半江疏雨暮潮平”,画面再次转换,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江面的景象。半江疏雨,暗示着细雨蒙蒙,增添了几分朦胧美;暮潮平,则是江水在傍晚时分逐渐平静,呈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倪瓒

倪瓒
朝代:元   字:泰宇   号:云林子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301~1374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
猜你喜欢

丘文定公挽词·其三

十载庞居士,一朝裴晋公。

宣威先抗虏,决策竟和戎。

宥密行谁尼,规恢事已空。

灰心更霜鬓,千载泣英雄。

(0)

王忠文公挽词·其二

梁木今其壤,谁能问大钧。

恩深两宫赙,哀动四州民。

已矣天人策,伤哉社稷臣。

吾生良可耻,不及见斯人。

(0)

夫人携家泛湖

三分春色二分休,始见鱼轩泛綵舟。

诸子侍行欢尽日,一翁独坐淡于秋。

满斟美酒应同醉,是处名园为少留。

阴霭在前雷雨后,特晴此日称君游。

(0)

丁寺丞挽词·其二

严冷不可向,其中实旷然。

行藏睽素志,燕乐了馀年。

鹤化人何处,鸾孤影自怜。

才高不尽用,流庆尚绵绵。

(0)

淯月下鼓琴用淳韵

老稚团栾鲤在庭,文姬为鼓玉琴声。

起来同作悲风曲,倍觉先秋月影清。

(0)

蛰宫惊起两龙角,蛟室未呈双水犀。

同本君为分鲁卫,清风应不愧夷齐。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