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王起宗画松岩图》
《题王起宗画松岩图》全文
元 / 杨载   形式: 古风

云起重岩郁凌乱,长松落落树直干。

若人于此结茅屋,爽气飘然拂霄汉。

舣舟之子何逍遥,从者伛偻携一瓢。

山中无日不閒暇,跋涉相顾凌风飙。

始知王宰用意高,使人观图鄙吝消。

世间未必有此景,涂抹变幻凭秋毫。

丹青游戏固足乐,收绝视听搜冥寞。

向来为政殊不恶,乃尔胸中有丘壑。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杨载的《题王起宗画松岩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雾缭绕的山峦、挺拔的松树以及悠然自得的舟行者,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自然美景。

首句“云起重岩郁凌乱”,描绘了山岩在云雾中的朦胧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感觉。接着,“长松落落树直干”则聚焦于松树,通过“直干”二字,强调了松树的坚韧与挺拔,与周围的云雾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力量。

“若人于此结茅屋,爽气飘然拂霄汉”两句,想象有人在此地建造茅屋,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和辽阔的天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舣舟之子何逍遥,从者伛偻携一瓢”描绘了一位悠闲自在的舟行者,他与随行者一同欣赏着山间的美景,手中的瓢似乎象征着生活的简单与满足。

“山中无日不閒暇,跋涉相顾凌风飙”进一步展现了山中生活的闲适与自由,即使在艰难的跋涉中,也能感受到风的轻拂,体验到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始知王宰用意高,使人观图鄙吝消”赞扬了画家王起宗的高超技艺,使得观者在欣赏画作时能忘却世俗的烦恼,心灵得到净化。

“世间未必有此景,涂抹变幻凭秋毫”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认为这样的景象并非寻常可见,而是画家凭借精湛技艺创造出来的。

最后,“丹青游戏固足乐,收绝视听搜冥寞”强调了艺术创作的乐趣,通过绘画捕捉自然之美,让观者在视觉与听觉上获得愉悦,同时深入内心世界,寻找宁静与孤独。

“向来为政殊不恶,乃尔胸中有丘壑”则以政治治理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王宰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认为其作品中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和广阔的视野,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艺术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综上所述,杨载的这首诗通过对王起宗画作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和谐,也表达了对艺术创作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哲思的深刻理解与赞赏。

作者介绍
杨载

杨载
朝代:元   字:仲弘   籍贯:浦城(今福建浦城县)   生辰:1271—1323

杨载(1271—1323)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杨载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猜你喜欢

题省斋小照

海立天无光。闽南才子弮空张。欲死不死生高堂。

血心成碧人莫量。此身何必存文章。

(0)

行路难·其五十七

自是多生风障深,才抛稚子又关心。

出山送尔寻舟去,指与江头枫树林。

(0)

临轩曲·其十八

煌煌手诏夜深传,八士同时入木天。

才是国恩难报日,旁人莫漫羡登仙!

(0)

麻河捷

中兴马侯古精忠,天子论勋册上公。

毛生夜述麻河战,满堂骨竦生英风。

是日初战兵不利,虏骑骁腾万马雄。

将军下令尽弃马,短刀秃袄来争功。

麻河岸高敌初驻,栏楯层层壁垒固。

汗马解鞍兵作炊,我兵突至谁能禦!

可怜攻壁壁不开,壁门炮火轰如雷。

将军大呼身先进,人人死战坚为摧。

壁门既夺虏营乱,黄昏截杀及夜半。

铁骑嘶颤橐驰奔,全军逼水容谁窜!

天风吹月月朦胧,照见虏营营已空。

僵尸枕藉安足计,馀者尽葬麻河中。

拂庐万落三军宿,胡妇琵琶唱胡曲。

将军举酒健儿歌,残魂何处吞声哭!

将军破贼檄屡传,岂似今无匹马还。

积弱屡朝初吐气,昆阳、钜鹿谁争先!

我闻桂林虏来举城走,瞿相从容袖两手。

焦侯三箭殪三骑,城门重闭至今守。

又闻西有滇帅胡将军,摧锋陷阵虏中闻。

身经百战锐不挫,南人争推第一勋。

诸将纷纷膺国号,因时窃位何足道!

马侯封公两人侯,此爵朝廷庶不冒!

(0)

恭挽皇清授赠中宪大夫常理斋老先生二首·其二

凄风苦月透刀瘢,万里长征竟未还。

但使淩烟名不朽,忠魂到处是家山。

(0)

学易岛庵蝉联体以苔径雀声晚蕉窗蝶梦凉囊琴步野渡枕笛醉渔航二十字为题各限五言四韵每一题即以次字为韵·其八蝶

连蜷蜕微形,翩翩殊蠕动。

含香自去来,过墙花迎送。

辛苦迥异蜂,佳赏还名凤。

海棠睡未足,漫破阳台梦。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