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夕频烧烛,长吟独据床。
不因冬夜永,只是客愁长。
近郭闻鸡唱,推蓬爱月光。
家人亦思我,江上望归航。
终夕频烧烛,长吟独据床。
不因冬夜永,只是客愁长。
近郭闻鸡唱,推蓬爱月光。
家人亦思我,江上望归航。
这首《客夜》由明代诗人江源所作,描绘了旅人孤独而深沉的夜晚思绪。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客居异乡之人面对漫长冬夜时的内心情感与外界环境的交融。
首句“终夕频烧烛”,开篇即点出夜晚的漫长与孤独,诗人频繁地点燃蜡烛,以驱散四周的黑暗与寂寞。接下来,“长吟独据床”一句,形象地刻画了诗人独自坐在床上,长时间吟诵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忧郁和对远方的思念。
“不因冬夜永,只是客愁长。”这两句转折,揭示了诗人愁绪的根源——并非因为夜晚的漫长,而是因为远离家乡、身在异乡的孤独与思念。这种愁绪在漫长的冬夜里愈发浓重,成为诗人难以排遣的情感负担。
“近郭闻鸡唱,推蓬爱月光。”这两句转而描写外界的景象,远处的鸡鸣声打破了寂静,而诗人推开窗户,欣赏着月光洒满大地的美景。这一景象虽美,却也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月光似乎成了连接故乡与异乡的桥梁。
最后,“家人亦思我,江上望归航。”诗人想象家人在遥远的地方同样思念自己,他们或许正站在江边,期盼着自己的归来。这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挂念和对团聚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旅人在异乡夜晚的孤独、思念与对家的向往,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醉欲骑篷。忆当年吾汝,意气淩虹。
交情千里外,心事一杯中。情人墓上雨濛濛。
又水调、吹波夜起风。吴江落枫叶,只馀我、旧鹅笼。
洛水戏,山阳笛,淮阴钓,未央钟。
徐刘应阮俱凋谢,算此恨、古今同。
倦游踪迹类临邛。且度曲、吹箫倚小红。
来朝过莺脰,好拨棹、破晴空。
平生谩骂,笑纷纷眼底,汝曹何物。
醉后擘窠盘硬句。涴遍倡楼粉壁。
柳絮萦鞭,花枝低帽,狂煞何曾歇。
侧身㩳翅,角鹰飒爽毛骨。
谁料同学少年,半封侯去,剩我渔舠只。
击碎唾壶颠欲死,往事明明如月。
君赋离鸾,仆歌老骥,一样关情切。
中秋近矣,人间万顷晴雪。
挥杯一笑,恰举头又见,昨宵明月。
如此清光兼老伴,遗恨真无毫发。
莲子轻抛,蘋婆细劈,慢取橙齑切。
风前倚幌,满城晓角初歇。
可惜万事蹉跎,半生偪侧,难得胸怀豁。
谁把银河阶下泻,快作西山积雪。
感极关河,愁深砧杵,一寸心俱折。
为浑脱舞,乃公直是奇绝。
玉堂窈窕,珍簟虚无,细压真珠榨。萝阴石罅。
随风皱、一带回廊曲榭。
暗中香泻,列翠盎、轻扶红架。
羡高情、楚畹湘潭,助幽人消夏。万朵珠承雪亚。
更花边浅立,人比姑射。鬓蝉低卸。
微嗅处、不数海天冰麝。裛来盈把。
总罨住、竹房茶舍。倩繁弦、并鼓猗兰,将晚凉乱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