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恭挽皇清授赠中宪大夫常理斋老先生二首·其二》
《恭挽皇清授赠中宪大夫常理斋老先生二首·其二》全文
清 / 郭玉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凄风苦月透刀瘢,万里长征竟未还。

但使淩烟名不朽,忠魂到处是家山。

(0)
鉴赏

这首诗以凄冷的风和痛苦的月光开篇,描绘了远征之人的艰辛与悲凉。"凄风苦月透刀瘢",将征战的伤痕与自然的凄厉融为一体,渲染出一种深沉的悲壮感。接着,"万里长征竟未还",点明了主人公虽历经万里却未能归乡的悲剧命运,表达了对远征者无尽的同情与哀思。

后两句转而表达了一种超越生死的家国情怀:"但使淩烟名不朽,忠魂到处是家山"。这里,诗人借"凌烟"这一典故,赞美了为国捐躯者的英名永存,即使魂魄已逝,但忠贞之心如同家乡一般,永远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这种对忠诚与牺牲的颂扬,体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家国情怀与英雄主义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远的历史寓意,展现了对英勇牺牲者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同时也传递了对国家与民族忠诚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郭玉珩
朝代:清

(1316—?)元明间吉安吉水人,字彦章。元末隐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辞疾不就。生平转侧兵戈,流离道路,目击时事阽危之状,故诗多愁苦之词。于战乱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尤足补史传之缺。有《静思集》。
猜你喜欢

晚眺

凉风惊我袂,翘首一开颜。

夕日上高柳,晴云飞远山。

鸟归林叶定,村静犬声閒。

谁向寥空外,轻描月一弯。

(0)

杜工部

才士畴能与节俱,拾遗忠谅古今无。

宁甘忧愤名诗史,不愿疏狂学酒徒。

天子蒙尘灵武困,小臣避地草堂孤。

最怜蜀道崎岖日,吟尽穷愁有鹧鸪。

(0)

舟中读书

束书厚疆圉,自固恐自陷。

心兵失铦铓,何药与淬蘸。

十载伏髹几,剥处泽可鉴。

两袖月补缀,布褐色为俭。

锐力辟志猛,强识得天欠。

馋夫胃脾弱,呕哕负咀啖。

齿牙宁不饕,胸腹卒难餍。

精气因迷谬,智慧坠昏垫。

终岁无逸获,手眼役颇厌。

去之日悠悠,此身殊泛泛。

吾师新安叟,相啖独醇酽。

坐我艨艟舟,目送觅觞滥。

久别俟新异,再见或播摲。

讵谓岁月改,忧虞计罂甔。

阘䢆成坐废,谋食类愚暗。

学道我所欲,救死恐莫赡。

寒饿疾已痼,日待斗石砭。

及兹春靃靡,而乃挂江帆。

得朋丐资斧,欲吐口喁噞。

所识半穷乏,不免诧鬼瞰。

世路未可测,光景讵能缆。

执理不胜欲,倏忽营两念。

纳睛入胸膈,反目自鞫勘。

可怜文字腹,呀然告虚歉。

饥肠时一鸣,苦心倏藏敛。

以兹焚脏府,奚待灶木㮇。

所嗟肝与胆,雪亮一古剑。

本无机械巧,不畏穿窬舚。

对书识弥旷,当仁意稍僣。

浩然敌外铄,自得足隐验。

滩涡移旧痕,岸树坼新艳。

及时彼诚能,流瞩我亦暂。

观物拾奇悟,识字增默忏。

纤夫曳舟上,去波有余憾。

行当悃图史,朗诵越天堑。

(0)

岁暮送友人之吴兴

复作苕溪别,依依歧路间。

斜阳孤棹客,晴雪五湖山。

逝水看东去,冥鸿听北还。

天涯当岁暮,想像鬓毛斑。

(0)

微生·其二

梦中立天地,不测高与深。

帐中看日月,不辨晴与阴。

帐中与梦中,疑尽今生心。

(0)

渡河

霜鬓添来此日多,漫将心事托烟萝。

疏星曙色分崤岭,落日西风涌大河。

春到傅岩应作雨,津开茅涧自横波。

吴歈忽起乡关思,彷佛离筵一曲歌。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