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士畴能与节俱,拾遗忠谅古今无。
宁甘忧愤名诗史,不愿疏狂学酒徒。
天子蒙尘灵武困,小臣避地草堂孤。
最怜蜀道崎岖日,吟尽穷愁有鹧鸪。
才士畴能与节俱,拾遗忠谅古今无。
宁甘忧愤名诗史,不愿疏狂学酒徒。
天子蒙尘灵武困,小臣避地草堂孤。
最怜蜀道崎岖日,吟尽穷愁有鹧鸪。
这首清代黄绍统的诗,以杜甫自比,表达了诗人对高尚节操和忠诚的坚守。首句“才士畴能与节俱”,表明诗人认为真正的才德之士应与节操并重,不轻易妥协。接着,“拾遗忠谅古今无”强调了忠诚和公正的品质是古今贤士的共同追求。
“宁甘忧愤名诗史”表达了诗人宁愿因忧国忧民的情感而留下诗篇载入史册,也不愿像某些人那样放纵饮酒,无所作为。“天子蒙尘灵武困”暗指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逃往灵武的困境,诗人以此象征国家的艰难时期和个人的流离失所。“小臣避地草堂孤”则描绘了自己如杜甫般流寓他乡,生活孤寂的情景。
最后两句“最怜蜀道崎岖日,吟尽穷愁有鹧鸪”,通过蜀道的险峻和鹧鸪的哀鸣,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在困苦中的愁苦心情,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功名期宦成,文章止词达。
千载求全能,如何罕奇拔。
夙抱稽古志,纂言穷檃括。
幽阐新机深,精思元化斡。
岂徒贲皇猷,将以继往末。
抚今不自足,乃复耻被褐。
好爵难久縻,世途多忉怛。
放意乐丘园,长歌襟抱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