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永睦县高斋》
《题永睦县高斋》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沓嶂宽围巴水通,登临眼界浩无穷。

空蒙岚翠云烟外,明灭波光树影中。

莫咏枫林伤极目,且依蘋末挹雄风。

中原十载人将尽,相见休嗟似转蓬。

(0)
注释
沓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巴水:指长江上游的支流。
眼界:视野。
空蒙:迷茫朦胧。
岚翠:青翠的山岚。
极目:远望。
蘋末:水面上的浮萍。
雄风:豪迈的风。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
尽:殆尽,几乎消失。
转蓬:随风飘动的蓬草。
翻译
连绵的山峦围绕着巴水,视野开阔无边无际。
云雾缭绕的山色在远处若隐若现,波光粼粼的水面和树影交错闪烁。
不要感叹枫林之景令人伤心,暂且依附水中的浮萍感受豪迈之风。
十年战乱,中原人口几乎凋零,相逢时不必哀叹如飘零的蓬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辽阔的山水景象和深远的思想感情。开篇“沓嶂宽围巴水通,登临眼界浩无穷”两句,勾勒出一片开阔的山水之境,其中“沓嶂”指连绵起伏的山峰,“巴水”可能特指某一地区的河流,“宽围”则是山环水抱形成的自然屏障。诗人通过登临(登高临远)的动作,将这种无垠的景色尽收眼底,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赞美。

接着“空蒙岚翠云烟外,明灭波光树影中”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山水之间的云烟变化,以及水面上的波光与岸边树木的倒影。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远。

然而,诗歌的下半部分转而展现了一种哀愁的情怀。“莫咏枫林伤极目,且依蘋末挹雄风”两句中,“莫咏枫林”可能是指不要过多感叹枫林之美,以免心生伤感。诗人似乎在提醒自己,即便是在这如画的景色面前,也要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去“挹雄风”,即吸纳大自然中的磅礴气象。

最后,“中原十载人将尽,相见休嗟似转蓬”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中原十载”指的是在中原地区度过了十个年头,而“人将尽”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或同僚间相继离去的哀伤。末句“相见休嗟似转蓬”,通过比喻人们相聚的难得和草蓬般轻易飘散的情形,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透露了其内心深处对于自然之美、时光之逝和人情之薄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栀子戎葵

芬香得薝卜,色泽有蜀葵。

雨露既濡矣,风日还过之。

纸窗无畏景,石槛发凉思。

艳艳红花蕊,幽幽青碧枝。

(0)

过吴淞

家住楚溪口,几年卧云峰。

春风此行迈,烟树五湖东。

无因见范蠡,危亭只垂虹。

逃名匪难事,浪曰陶朱公。

仓皇诚自污,商贾聊长雄。

庶几收伯图,不见前日功。

欲富果本心,是岂计未终。

我疑滑稽甚,视彼如儿童。

西子有底好,尚有欢笑同。

扁舟汎长波,自足成老翁。

(0)

于越亭

松尾飕飕石浪寒,胡啼番曲转声酸。

人间无此春风手,应是江妃夜夜弹。

(0)

不知雨后更精神。

(0)

燕坐小阁

丈室翛然一物无,平生习气痛消除。

药炉经卷常为伴,酒盏茶瓶自作疏。

老去头颅休更问,本来面目竟何如。

泛观博览浑无用,且读西方贝叶书。

(0)

以淮白南京山药为子真太夫人寿即用前韵

鹊噪虚檐喜可占,奇薰得得出珍奁。

山藷尚带中原土,淮白仍馀东海盐。

北物远来难再致,南烹久饫喜相兼。

分甘拟作亲庭寿,料想齐眉亦共餍。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