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允恕弟游金鱼别业次韵·其二》
《同允恕弟游金鱼别业次韵·其二》全文
明 / 罗钦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犹存乐水心,轩槛喜平临。

高树鸣天籁,轻云结午阴。

地偏幽事足,江迥远书沉。

疏拙终何补,沧洲兴转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弟弟游览金鱼别业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犹存乐水心,轩槛喜平临”,表达了诗人对水的喜爱之情,站在轩台上,面对着平静的水面,心中感到无比的愉悦。这里运用了“乐水”这一典故,强调了诗人对水的热爱和亲近。

颔联“高树鸣天籁,轻云结午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高大的树木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悦耳的声音,如同大自然的音乐;轻盈的云朵在正午时分聚集,为天空增添了几分阴凉与神秘。这两句通过声音和视觉的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颈联“地偏幽事足,江迥远书沉”,进一步深化了对环境的描述。身处偏僻之地,周围的事物显得格外宁静和丰富,仿佛远离尘嚣,心灵得到了净化。江水悠远,似乎连远方的书信都难以送达,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氛围。

尾联“疏拙终何补,沧洲兴转深”,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性格的反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虽然自己的行为可能无法对社会有所补益,但内心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追求却愈发深厚。这里既有对自己性格的自省,也有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向往隐逸生活的态度。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作者介绍

罗钦顺
朝代:明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猜你喜欢

寄统

大儿挈药囊,小儿负书笈。

共作兰亭游,讵必群贤集。

言此二十年,白首终未践。

汝复守荆扉,经年不相见。

楚越天一涯,书疏何由频。

诸弟亦可怜,说兄辄酸辛。

江城秋尚远,桐叶落可扫。

怅然怀故溪,菱丝雨中老。

(0)

乾道初予自临川归钟陵李德远范周士送别于西津是日宿战平风雨终夕今自临川之高安复以雨中宿战平怅然感怀二首·其二

十五年前宿战平,长亭风雨夜连明。

无端老作天涯客,还听当时夜雨声。

(0)

陶山遇雪觉林迁庵主见招不果往

山中大雪二尺彊,道边虎迹如碗大。

衰翁畏虎复畏寒,招唤不来公勿怪。

梨花开时好风日,走马寻公作寒食。

不须沽酒饮陶潜,箭笋蕨芽如蜜甜。

(0)

郭氏山林十六咏·其一清旷亭

胜游谢车马,从此始青鞋。

俗士洗褊心,达人增旷怀。

(0)

读书杂言

书亦何用于世哉,圣人之言如造化,巍巍地辟而天开。

渊源虞唐至周孔,黄河万里昆崙来。

天不使诸儒为战国血,又不使六艺为亡秦灰。

豁如盲瞽见皦日,快若聋聩闻春雷。

插空泰华起突兀,垂天云汉森昭回。

奈何后世独不省,顾舍夷路趋邛郲。

不知开眼蹈覆辙,乃欲归罪车轮摧。

福有基,祸有胎,一朝产祸吁可哀。

(0)

病中自遣三首·其三

少时揣无才,一意守贫贱。

穷阎依马磨,小石写驴券。

中年更可笑,憔悴客异县。

何曾得一饱,尘土空满面。

即今况已病,百衰相俱见。

虽然亦自重,未忍悲秋扇。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