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亭一别五回冬,寤寐何曾置此翁。
二十五声秋后点,八千里外月明中。
夫君不寄平安信,而我方栖簿领丛。
三峡江高天共远,侧身西望兴何穷。
橘亭一别五回冬,寤寐何曾置此翁。
二十五声秋后点,八千里外月明中。
夫君不寄平安信,而我方栖簿领丛。
三峡江高天共远,侧身西望兴何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喻良能所作的《寄张君玉》,表达了对友人张君玉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橘亭一别五回冬",通过"橘亭一别"回忆两人分别的情景,时间跨度长至五个冬天,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时光的流转。"寤寐何曾置此翁",表达了诗人无论日夜都难以忘怀对方,对友人的牵挂始终如一。
接下来两句"二十五声秋后点,八千里外月明中",以秋天的二十五声更漏声和八千里外的明月,象征着时空的遥远,但诗人的心意却跨越了这些距离,寄托着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夫君不寄平安信",暗示了友人未及时寄来消息,让诗人感到一丝担忧。
"而我方栖簿领丛",诗人自述自己忙于俗务,生活琐碎,但仍不忘对友人的思念。最后两句"三峡江高天共远,侧身西望兴何穷",以壮丽的三峡江景为背景,诗人侧身西望,寓言自己对友人的思念无尽,如同江水滔滔,天际无边。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远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野雉亡来,哀蝉吟后,汉宫别样春光。
玉树周阿,金釭衔壁,粉云浮动花香。
舞裙留住,趁殿角、西风未凉。
班姬何许,空裂齐纨,掩袂情伤。繁华过眼沧桑。
沙麓元城,妖谶难防。
传诏纷驰,持弓栏入,做成文母祯祥。
仲卿书奏,累长信、轻抛泪行。
谁移炎祚,休说当时,祸水昭阳。
雪泥鸿爪,文章游戏,只不过偶然耳。
红衣坠露无多少,画出半秋天气,双鸳相倚。
岸草汀花残照外,对渺渺、冷烟寒水。
已看到、寥落西风,又吹过沙尾。睡去。
迷离短梦,缠绵情绪,结伴荷花莲子。
忘机淡宕,逍遥野浦,不与世间闲事。
甚风流活计,装点溪山被纹绮。
好意态、金针谁绣,老笔同题,消遣绿窗里。
蓬莱渺何许,仙侣泛仙舟。
海天寥阔,千里万里御风游。
左右青童玉女,上下霓旌翠盖,花雨散中洲。
合奏钧天乐,王母驾灵虬。松为篷,桂为楫,破云流。
翔龙翥凤,盘曲古节几春秋。
恍若轻身遐举,泛览十洲三岛,对此可忘忧。
欲借长风便,吹我到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