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惊看几笋抽,满前生意不曾休。
信知一部羲爻易,底用寻行数墨求。
苦竹惊看几笋抽,满前生意不曾休。
信知一部羲爻易,底用寻行数墨求。
这首明代诗人林光的《盘窝观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林中春笋破土而出的生机勃勃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与感悟。
首句“苦竹惊看几笋抽”,开篇即以“苦竹”点出环境的清幽与坚韧,通过“惊看”二字,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春笋破土而出的惊喜之情。这里的“几笋抽”不仅描绘了春笋生长的动态美,也暗示了生命的顽强与不息。
次句“满前生意不曾休”,紧承上句,进一步渲染了竹林中的盎然生机。一个“满”字,形象地表现了春笋遍布竹林的情景;“不曾休”则强调了这种生命力的持续与旺盛,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春天的到来欢腾。
后两句“信知一部羲爻易,底用寻行数墨求”,转而表达诗人对自然界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这里引用了《易经》中的概念,“羲爻易”象征着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诗人认为,理解这些自然法则,无需繁琐的文字记载或深奥的理论推敲,只需细心观察和体验自然界的每一个细节,就能领悟其中的奥秘。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中春笋生长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力量的赞美,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
五月暑未甚,况经新雨馀。
摄山若云起,飘然望远墟。
出郭偕好事,入谷扣幽居。
日晡禽声凉,崦风迓篮舆。
万树欹涧壑,一镫耿轩疏。
夜幮傍佛龛,晚案得山蔬。
云白绿林外,鸟啼朝日初。
推枕靧清泉,杖策曳轻裾。
杂石拥树根,万叠云涛如。
穿径石云中,杳然疑蹑虚。
法刹引遐历,宫树亦瞻诸。
高松荫暍行,清若循阶除。
亭午不逢客,寂尔惟钟鱼。
回首金碧转,始知山径纡。
耸望最高峰,筋力乏升岨。
循年嗟老矣,视日盍归欤。
复向山僧约,期余岩桂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