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月依岩上,官斋记客来。
登楼一俯仰,窥牖共裴褢。
杯引千峰气,心思万古才。
为留三百字,长对碧云开。
海月依岩上,官斋记客来。
登楼一俯仰,窥牖共裴褢。
杯引千峰气,心思万古才。
为留三百字,长对碧云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姚鼐在官斋中接待客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首句“海月依岩上”,以海上的明月映照岩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壮阔的景象,暗示着夜晚的宁静与远方的辽阔。接着,“官斋记客来”点明了地点和事件,官斋内有人来访,预示着即将展开的一番对话与交流。
“登楼一俯仰,窥牖共裴褢”两句,通过登楼远眺和窥视窗外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外界世界的关注与思考。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色,更蕴含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杯引千峰气,心思万古才”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举杯品味,仿佛能感受到千山万水的气息,这不仅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是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这里的“万古才”既指古代的才子佳人,也暗含对时间长河中智慧与精神的敬仰。
最后,“为留三百字,长对碧云开”表达了诗人愿意留下文字,记录下这次会面的意义,同时也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交流与理解。这里的“碧云开”象征着开阔的视野与心灵的沟通,寓意着通过文字的交流,能够开启更广阔的思想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体现了清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怀。
易之广大,无方无体。河图授羲,斯文天启。
爰画以象,是陈八物。演六十四,阖辟伸屈。
文系繇辞,二千爻旨。孔绝韦编,十翼备矣。
后来濂洛,发明几尽。万世学者,于此取信。
弘毅李君,以身体易。消长验气,吉凶考德。
方初学时,四载忘寐。感苍筤竹,至产于地。
盖三十年,然后成书。其语不费,其趣有馀。
予得其稿,日置书案。熟视厥履,为之三叹。
道无隐显,形上繇下。脩辞立诚,穷神知化。
英英吾宗,神骏之姿。笔有天巧,自铸伟词。
抱负不凡,植立甚奇。爰初筮仕,即不诡随。
笑世滔滔,相与磷缁。过予告别,凛然自期。
耻逐京尘,愿易丛祠。莱衣奉亲,乐道忘饥。
予惟上饶,渊源未衰。玉山文献,考亭所推。
章涧二泉,名论清规。迩来后生,古为似之。
仁亲友兄,径坂是师。子归取友,伯埙仲篪。
咫尺柯山,考德订疑。他日成就,麟祥凤仪。
看做官来,只似儿时,掷选官图。
如琼崖儋岸,浑么便去,翰林给舍,喝采曾除。
都一掷间,许多般样,输了还赢赢了输。
回头看,这浮云富贵,到底花虚。吾生谁毁谁誉。
任荆棘丛丛满仕途。
叹塞翁失马,祸也福也,蕉间得鹿,真欤梦欤。
何怨何尤,自歌自笑,天要吾侪更读书。
归去也,向竹松深处,结个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