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蒋宪颖叔》
《送蒋宪颖叔》全文
宋 / 徐积   形式: 四言诗

五岭之南,其极西徼。其旁大海,木深山峭。

内有溪洞,外有交趾。皮厚肉坚,铁为骨髓。

雉兔伏藏,猱猿突起。动如飘风,猛如湍水。

独恩不畏,独威不怀。扰之则去,抚之则来。

恩之与威,不可去一。宽猛交济,不可无术。

坐当一面,则有帅臣。按刑将漕,要皆得人。

以德以才,公称其选。能不择官,义不辞远。

始闻有命,严装以需。青毡角簟,药鼎茶炉。

琴堂旧谱,铃阁新书。史帙签重,诗囊卷粗。

前施斋舫,后设行厨。公既拜命,不敢宁居。

乃戒徒御,乃建帆樯。鸣刁击鼓,旗帜开张。

州人感恩,父老童稚。知不可留,以足顿地。

或前塞路,或后从行。或献花酒,或犒从兵。

或望于野,或送一程。即日渡江,江南春早。

雪尽冰消,江山如扫。柳径桃蹊,梅花芳草。

沽酒村遥,卖鱼船小。晨散乌群,暮归白鸟。

春正好时,已到岳阳。岳阳楼下,苍苍茫茫。

岳阳楼上,飞沫浮光。江山旧物,吴楚凄凉。

夜宿巴陵,晓过洞庭。湖中水绿,湖口山青。

黄陵古祠,长沙古路。潇江湘江,风烟古渡。

岳麓茶林,沙洲橘树。此时春深,衡阳雁去。

时饮一杯,时吟几句。更望九嶷,清诗无数。

揽辔登山,日日西南。褰帷叱驭,车不停骖。

乃有部吏,乃有蛮酋。青衫负弩,锦帕缠头。

公曰使者,实典兵刑。增置强弩,多募土兵。

宜浚其隍,宜坚其城。公曰弓手,宜如旧制。

加之训练,可使精锐。可代城郭,为民捍蔽。

公曰民命,悬在狱官。不可不慎,不可不宽。

宽于善良,勿失有罪。恶人如虎,养之成害。

公曰生民,不可无教。教民之官,县令最要。

今则不然,困于簿领。甚者可除,烦者可省。

仍复乡官,则无所病。凡我部吏,各恭厥职。

夜则精思,昼则宣力。一节当官,赤心为国。

如此教告,如此施设。吏则心服,民则心悦。

诸公闻之,荐者交章。朝廷器之,下诏褒扬。

召而用之,优于冯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蒋宪颖叔被派遣至偏远地区任职的情景,展现了他面对艰苦环境和复杂政治局面时的智慧与决心。诗中通过描述五岭之南的地理环境,以及当地野生动物的特性,隐喻了蒋宪颖叔所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同时,诗中强调了恩威并施、宽猛相济的治理之道,以及地方官员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诗的后半部分详细描绘了蒋宪颖叔上任的过程,包括准备行装、布置行馆、与地方人士的互动等,展现了他作为官员的专业素养和对民众的关怀。通过“公既拜命,不敢宁居”一句,可以看出蒋宪颖叔对于职责的重视和紧迫感。诗中还提到了他采取的措施,如加强军事力量、改善城市防御、关注司法公正、重视教育等,体现了其全面的治理策略。

最后,诗赞扬了蒋宪颖叔的才能和品德,以及他受到的赞誉,表达了对其能力的认可和期望。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蒋宪颖叔个人的风采,也反映了宋代官员治理理念和社会风貌。

作者介绍
徐积

徐积
朝代:宋   字:仲车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生辰:1028—1103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猜你喜欢

冬暮村居杂咏,寄叔白七首·其四

贫后依荒坞,忧来行近园。

雀争墙外树,牛入路旁村。

日落昼风止,烟寒冬岭昏。

樵人归又晚,深巷叩柴门。

(0)

石门寺,西山宴集

屡为石门游,爱此西岩好。

寺后一径斜,山阴数峰小。

列坐选石坡,野酌席芳草。

薄阴散平楚,微风飒林杪。

乐宴惬幽侣,缓歌应谷鸟。

日落山气寒,路暗松声悄。

海堧晚澄霁,客心旷虚渺。

还当续此欢,方舟穷云岛。

(0)

潍上阻雨

栖迟竟何事,客意坐相违。

独宿惊风雨,来朝又不归。

残镫欺病眼,湿气薄秋衣。

遥念东园树,应多落叶飞。

(0)

题七舅新居

新向溪头住,门前有水云。

远山晴始见,高树夜偏闻。

带露收园果,方春掇野芹。

不才惭宅相,好共事耕耘。

(0)

送以宁妹倩之白都纳省觐·其一

客路三千里,秋声一雁过。

大风看渤海,落日渡辽河。

山势长城远,霜威古塞多。

萧条愁折柳,莫漫唱离歌。

(0)

闻和际盛病二首·其一

衰年病与死为邻,昨夜惊心为伯伦。

少壮几何零落半,终知造物忌闲人。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