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望西陵墓,夕望西陵墓。
望望不复归,月朔又十五。
月朔十五可奈何,更对空帷作歌舞。
铜雀昂然飞不去,当时美人发垂素。
我生不如陵上树,年年树根穿入土。
朝望西陵墓,夕望西陵墓。
望望不复归,月朔又十五。
月朔十五可奈何,更对空帷作歌舞。
铜雀昂然飞不去,当时美人发垂素。
我生不如陵上树,年年树根穿入土。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至元代初期诗人赵文所作的《铜雀台》。诗中通过反复描绘对西陵墓的眺望,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哀思和无奈之情。"朝望西陵墓,夕望西陵墓",诗人日复一日地凝视着远方的陵墓,暗示了对逝者的无尽怀念。"月朔十五可奈何",以月圆之夜加重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悲凉,他只能对着空帷独自歌舞,反映出生活的空虚和寂寞。
"铜雀昂然飞不去",铜雀台是曹操的遗迹,诗人借铜雀的形象寓言,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美好时光的追忆。"当时美人发垂素",这里的"美人"可能象征着曹操的爱人,她的形象与白发相对,增添了哀婉的色彩。诗人感慨自己不如陵上的树木,树木年年生长,根深入土,而自己却无法如它们般永恒,流露出对生命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西陵墓的反复描绘和对历史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哀叹,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生哲理。
城中甲第连霄汉,吾子书窗占地悭。
卧起大衾长枕共,呻吟细字短檠间。
一门兄季推谌纪,北屋东西著孔颜。
祗恐四方羔雁到,未容坚坐闭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