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道祠满》
《明道祠满》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初作衡山香火缘,不教俗事到吟边。

清狂畴昔有三藁,警策即今无一联。

汝辈未宜轻宿士,此翁犹及见先贤。

丁宁稚子收残草,他日笺家要谱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íngdàomǎn
sòng / liúzhuāng

chūzuòhéngshānxiānghuǒyuánjiàoshìdàoyínbiān

qīngkuángchóuyǒusāngǎojǐngjīnlián

bèiwèiqīng宿shìwēngyóujiànxiānxián

dīngníngzhìshōucáncǎojiānjiāyàonián

注释
初:起初。
作:结下。
衡山:地名,指衡山(位于湖南)。
香火缘:与寺庙或宗教相关的缘分。
俗事:世俗的事务。
吟:吟诵,作诗。
清狂:放纵不羁,行为狂放。
畴昔:往昔,从前。
藁:古代的一种文体,此处指诗文。
警策:警世或激励人心的言论。
无一联:没有新的佳句。
汝辈:你们这些人。
轻宿士:轻视有经验的老者。
此翁:指诗人自己。
先贤:前辈中有德行或成就的人。
稚子:幼小的孩子。
收残草:收拾剩余的诗稿。
笺:写在信纸或薄纸上。
谱年:记录历史,编纂家谱。
翻译
起初因衡山结下香火之缘,不让世俗之事打扰我的诗篇。
昔日我曾放纵不羁,如今却无佳句可寻。
你们不应轻易小看老成之士,我还记得先贤们的风范。
叮嘱幼子收拾残余的草稿,将来编纂家史时要用上这些岁月痕迹。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衡山上焚香冥想,追寻往昔三藁(古时祭祀用的米束)之清狂意境,而现实中却无一联可及的感慨。诗中“汝辈未宜轻宿士”一句,劝诫后辈不要轻易自满于已取得的一点成就。而“此翁犹及见先贤”则表达了诗人对前代贤者的怀念和敬仰。最后两句“丁宁稚子收残草,他日笺家要谱年”展示了诗人对于后辈收集残留事物以备将来编撰家族史册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未来世代的寄托。诗中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维护,以及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整体风格沉郁而不失雅致,反映出宋代文人的文化自觉和历史使命感。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林下十二子诗.井子深

席量泓泓井子深,客来车辖总能沉。

定须再筑新亭覆,不负先君好事心。

(0)

宿石佛

脩径入幽壑,梵宫摩碧霄。

仰头惊突兀,跬步怯岧峣。

宝相石间涌,钟声云外飘。

明朝路南北,身世各尘嚣。

(0)

渊源堂十二诗·其六富学斋

金玉本非富,诗书元不贫。

平生无尽用,学问在吾身。

(0)

登皇华亭

不是四方衔命士,偶来亭上赋皇华。

凭栏回首三百里,烟水茫茫思故家。

(0)

九日寄昌龄弟·其十三

嗅菊谩劳三,赐安得萸一。

聊分故园枝,不负重阳日。

(0)

次韵昌龄游白石二诗·其二道岩

未穷脚力上层霄,想象名山兴亦高。

物外游人身插羽,洞中仙客体生毛。

利名奔走嗟吾老,杖屦徜徉羡子豪。

凫舄共游端有日,预期木叶下亭皋。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