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穷脚力上层霄,想象名山兴亦高。
物外游人身插羽,洞中仙客体生毛。
利名奔走嗟吾老,杖屦徜徉羡子豪。
凫舄共游端有日,预期木叶下亭皋。
未穷脚力上层霄,想象名山兴亦高。
物外游人身插羽,洞中仙客体生毛。
利名奔走嗟吾老,杖屦徜徉羡子豪。
凫舄共游端有日,预期木叶下亭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长者对年轻游子自由自在游历山川的羡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追求功名利禄感到疲惫,渴望能够像年轻游子一样,无拘无束地欣赏自然美景的心愿。
首句“未穷脚力上层霄”,描述了诗人尚未达到极致的登山体验,流露出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接下来,“想象名山兴亦高”则表达了诗人即使未能亲临,但心中对名山大川的向往之情依然高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憧憬。
“物外游人身插羽,洞中仙客体生毛”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比喻手法,将游人比作插上了翅膀的仙人,生动地描绘了游人在山间自由飞翔的情景;同时,将洞中仙客比作身体生出羽毛的神灵,进一步强调了游历山水的超凡脱俗之感。
“利名奔走嗟吾老,杖屦徜徉羡子豪”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与年轻游子之间生活状态的对比。诗人感叹于自己在追求功名利禄道路上的奔波劳碌,而对年轻游子能够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示羡慕。这里既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也有对年轻时光的怀念。
最后,“凫舄共游端有日,预期木叶下亭皋”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年轻游子共同出游的美好期待。其中,“凫舄”借指鞋子,这里象征着共同出游的愿景;“木叶下亭皋”则描绘了秋天落叶飘零的景象,预示着相聚时刻的到来,充满了温馨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年轻一代自由探索精神的赞赏。
爱山久成癖,得山真隽永。
太华隔风尘,五年梦幽境。
传闻十丈莲,拟扣玉仙井。
雪花忽迷漫,苍巅堕昏暝。
蹇余世缘深,方外久自屏。
意是希夷君,俗驾疏造请。
行行风撼林,稍稍云度岭。
云间三峰面,隐约露芒颖。
初如滟滪堆,屹起势奔猛。
渐如倚天剑,万仞铁花冷。
烟霞半明灭,瞬息变光景。
乃知造化心,相哀亦相警。
归鞭晚匆匆,回首心耿耿。
浩歌夜深寒,孤月挂峰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