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蕖四五枝,寂寞在空池。
难见草衣士,空看宴坐碑。
香烟思盛日,诗句记游时。
欲问台中鹤,长松自不知。
芙蕖四五枝,寂寞在空池。
难见草衣士,空看宴坐碑。
香烟思盛日,诗句记游时。
欲问台中鹤,长松自不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所作的《信州草衣寺》,描绘了草衣寺内芙蕖(荷花)独自盛开的寂寥景象。"芙蕖四五枝,寂寞在空池",寥寥数句便勾勒出荷花虽美却无人欣赏的孤独画面,暗示了寺庙的清冷与人迹罕至。
"难见草衣士,空看宴坐碑"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士般的僧侣难以寻觅的感慨,宴坐碑可能指的是寺内的禅定石碑,空看则反映出诗人对僧侣修行生活的向往和理解。"香烟思盛日,诗句记游时"通过香烟和诗句,诗人回忆起往昔的繁盛和游历时光,流露出淡淡的怀旧之情。
最后,诗人以"欲问台中鹤,长松自不知"收束,寓言般地表达出想要寻求答案或共鸣的对象——寺中的仙鹤,却只能得到长松的沉默回应,暗示了深沉的哲理:有些问题或情感,唯有自己才能真正体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借物寓言,展现了诗人对草衣寺环境的独特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