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鸟晓纷纷,人烟乱白云。
江声双浦合,山色九峰分。
斑竹枝枝泪,重瞳处处坟。
苍梧秋雨暗,咫尺阻湘君。
啼鸟晓纷纷,人烟乱白云。
江声双浦合,山色九峰分。
斑竹枝枝泪,重瞳处处坟。
苍梧秋雨暗,咫尺阻湘君。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在零陵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首联“啼鸟晓纷纷,人烟乱白云”,以鸟鸣和炊烟起笔,生动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生机。啼鸟的纷飞与晨光的朦胧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人烟与白云的交错,既表现了乡村生活的日常景象,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
颔联“江声双浦合,山色九峰分”,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江水的声音在双浦交汇处回响,山色在九峰之间错落有致,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复杂。这里的“合”与“分”不仅指空间上的组合与分离,也隐含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轮回。
颈联“斑竹枝枝泪,重瞳处处坟”,将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相结合,赋予了诗歌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斑竹象征着哀伤与悼念,重瞳则指向古代帝王的传说,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追忆与感慨。
尾联“苍梧秋雨暗,咫尺阻湘君”,以苍梧的秋雨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迷的画面。湘君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此处借以表达对远方或不可触及之美的向往与遗憾。咫尺之间的距离却仿佛隔绝了心灵的沟通,增加了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历史文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与自然之间深刻关联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无奈与感慨。
绿剪裙腰,红销眉晕,恰听莺啭空阶。
海棠愁重,罗幄暂徘徊。
那更帘钩烛午,销魂雨、陡地惊摧。
无聊甚,年年花语,多半怨春来。
长生私誓后,当风羯鼓,燕恼蜂猜。
问亭亭香影,扫尽还开。
竟似离云万叠,南浦约、经岁才回。
殷勤嘱,朱楼意懒,无力踏青苔。
弱羽填潮,愁鹊带血,凝望宫槐烟暮。
并命鸳鸯,谁倩藕丝留住。
搴杜药、正则怀湘,珥瑶碧宓妃横浦。
误承受、司命多情,一双唤转断肠路。
人间兵甲满地,辛苦蛟龙外,前溪难渡。
壮发三千,黏湿远山香妩。
凭蝶梦、吹恨重生,问竹简、殉花何处。
肯轻负女史苌弘,止耽莺燕语。
袖中携赠,乃松滋侯也,诗尤清绝。
五十馀年词客老,孤枕寒衾如铁。
白露朝零,青毡夜冷。扪口犹存舌。
绳枢蓬户,时来长者车辙。
忽念故里名山,愿言归隐,长与红尘别。
三月烟花全不识,歌吹竹西空热。
翠筱苍衫,家缘易就,莫道斑鸠拙。
荷衣藤杖,饱看峰顶晴雪。
髯苏较懒,小杜怜痴,盈盈入画枯槎。
谁访山阴雪,如卿者、才调浊世称佳。
水嬉湖畔寻芳去,清狂甚、碧楼红牙。
谁知道琼霜夜杵,裁成并蒂兰葩。
浅笑九枝灯下,看神仙伴侣扇掩鸾纱。
赌茗书多,典裘杯热,管领一代风华。
遥怜丹就玄霜日,宁数勾漏云沙。
且受用、青山罨画,洞中万树桃花。
曲径斜通,逍遥堂外多春树。
小亭深翠挂檐花,旧是藏书处。莘老昔年来往。
向公馀、搜奇好古。龟趺螭壁,燕瘦环肥,大苏曾许。
岁月迁流,溪藤也有屯阳数。
蛟龙奔走赴秦灰,那论鱼和蠹。到此不堪延伫。
笑眉山、空题好句。美人名士,奇字雄文,彼苍应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