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青山下,孤舟浅水边。
黄昏鱼饭饱,榻却矮篷眠。
老屋青山下,孤舟浅水边。
黄昏鱼饭饱,榻却矮篷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小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画面:老屋坐落在青山脚下,一叶孤舟停泊在浅水岸边。黄昏时分,鱼儿饱食归来,主人在榻上休息,靠在矮小的船篷上。整首诗通过“老屋”、“青山”、“孤舟”、“浅水”、“黄昏”、“鱼饭”、“榻”和“矮篷”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恬静自得的生活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细节描写,如“老屋”与“孤舟”的孤独感,“黄昏”与“鱼饭饱”的温馨对比,以及“矮篷”与“榻”的舒适安逸,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且富有情感深度的画面。通过这首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愿景。
日出起盥栉,振衣入道场。
寂然无他念,但对一炉香。
日高始就食,食亦非膏粱。
精粗随所有,亦足饱充肠。
日午脱巾簪,燕息窗下床。
清风飒然至,卧可致羲皇。
日西引杖屦,散步游林塘。
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
日入多不食,有时唯命觞。
何以送闲夜,一曲秋霓裳。
一日分五时,作息率有常。
自喜老后健,不嫌闲中忙。
是非一以贯,身世交相忘。
若问此何许,此是无何乡。
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
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
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
青云何润泽,下有贤人隐。
路入菱湖深,迹与黄鹤近。
野风吹白芷,山月摇清轸。
诗祖吴叔庠,致君名不尽。
身当青山秀,文体多郢声。
澄澈湘水碧,泬寥楚山青。
时人格不同,至今罕知名。
昔贤敦师友,此道君独行。
既得庐霍趣,乃高雷远情。
别时春风多,扫尽雪山雪。
为君中夜起,孤坐石上月。
悠然遗尘想,邈矣达性说。
故人不在兹,幽桂惜未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