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当晦时,微月见西北。
元有耶律氏,遂作庚午历。
斯人非妄者,乃是目所击。
流沙与昧谷,万古地不易。
相传无此语,止谓哉生魄。
天道岂不常,推移在异域。
何得起巫咸,为我究其迹。
西域当晦时,微月见西北。
元有耶律氏,遂作庚午历。
斯人非妄者,乃是目所击。
流沙与昧谷,万古地不易。
相传无此语,止谓哉生魄。
天道岂不常,推移在异域。
何得起巫咸,为我究其迹。
这首诗描绘了西域地区在夜晚的暗淡时刻,只有微弱的月光从西北方向透出。诗人提及耶律氏创造了一种名为庚午历的历法,此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亲眼所见。他指出那里的自然环境,如流沙和昧谷,自古以来就保持着不变。诗人质疑,如果当地没有流传这样的说法,只是将这种现象与神话中的哉生魄联系起来,那么天道的运行规律是否真的有所不同。他进一步思考,既然天道在异域有所推移,为何不能请教像巫咸这样的智者,去探究其中的奥秘。整体上,这首诗融合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体现了明朝文人程敏政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