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青楼曲二首·其一》
《青楼曲二首·其一》全文
唐 / 王昌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

金章紫绶千馀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0)
注释
鞍:套在骡马背上便于骑坐的东西。
武皇:汉武帝刘彻,指代英武过人的君主,即唐玄宗。
旌旗:旗帜,这里借指军士。
长杨:长杨宫的省称,西汉皇家射猎、校武的大苑子。
鸣筝:弹奏筝曲。
飞尘:飞扬的尘土。
建章:建章宫的省称。
汉武帝所建造,在西汉都城长安的近郊。
驰道:古代供君王行驶车马的道路。
泛指供车马驰行的大道。
御沟:流经皇宫的河道。
红妆漫绾:形容女子盛装打扮的样子。
绾,盘绕起来打结。
金章紫绶: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
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骑:一人一马称为一骑。
拜侯:授予爵位。
拜,授官。
侯,侯爵。
翻译
将军乘坐佩饰金鞍的白马随皇帝出征,十万军士在长杨宫宿下。
楼上窗边的少妇弹奏着筝曲,远望着队伍的尘土进入建章宫。
大军从驰道回来,把满路杨花都吹散到御沟里,盛装打扮的女子登上高楼。
迎接夫君带着千余兵马,征战胜利归来,拜官赐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小妇人在青楼上弹筝,遥望着远方飞扬的尘土和建章殿的壮丽景象。通过对比白马金鞍的雄壮与小妇鸣筝的幽静,诗人巧妙地构造了一个对立统一的画面,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同时,"旌旗十万宿长杨"这一句,通过军队扎营的情景传递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而"楼头小妇鸣筝坐"则显得静谧而孤独。诗中运用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意象,以及对比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   字:少伯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生辰:698— 756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猜你喜欢

出巫峡

历险下中流,非同雪夜舟。

滩声两岸石,枫叶万家秋。

云雨襄王梦,江山宋玉愁。

一时经数驿,几日到神州。

(0)

成化丁未闻解郡作·其一

解郡复解郡,解郡乃吾志。

谈笑离别间,行我心上事。

(0)

临江仙·其二林见素赴云南宪副过镇远赠予临江仙浪淘沙二词依韵答之

滇海云深逢老象,时于沙底埋牙。

知君归兴入春赊。凤山烟雨里,数尽旧时花。

闻道天家收放逐,玉堂新草黄麻。

仙源好去问灵槎。未应同老我,风雨漫思家。

(0)

甲寅元日斋居次韵倪舜咨宗伯

五十悠悠白发新,北来俄及帝城春。

天人有庆占丰岁,郊庙相仍卜上旬。

客刺暂劳停左顾,颂声长耻劝东巡。

明时事业夔龙在,愿守遗经候紫宸。

(0)

南京工部尚书常熟程公哀挽·其二

都下相过日,于今似隔年。

家传从歙徙,谱拟会吴编。

旧业寒江上,新坟夕照前。

临风歌楚些,南望一潸然。

(0)

感皇恩.寿故大司马白夫人.编修秉德之母

每岁到花朝,正当称寿。青鸟将书报金母。

一周花甲,重见春杓回斗。喜看华发映,朱颜久。

白傅盟勋,窦郎腾茂。有福能如太君否。

凤冠霞帔,笑指东风蒲柳。满听新曲度,长生酒。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