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秦望山寄酬庐山无可大师》
《登秦望山寄酬庐山无可大师》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秋风忽起飘井桐,白凤西飞紫凤东。

何处思君最凄断,流泉潺湲秦望峰。

秦望高兮烟霭重,我持明月照鸿濛。

云间夏后金书在,松下秦皇玉辇空。

遥望庐山倚南斗,三石梁边君隐久。

阴符宝剑与何人,玉麈青莲应在手。

几宵乘月弹瑶琴,寄我潇湘帝子吟。

梅花乱落云门寺,经岁相思未嗣音。

此日登高眺东海,日出天台佳气在。

黄屋将浮碣石来,紫芝尚向商山采。

采紫芝兮使心愁,功名让与屠沽流。

仙人肌体如冰雪,姑射山中自可留。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登秦望山寄酬庐山无可大师》。诗中描绘了诗人登临秦望山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远方好友庐山无可大师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的开头以秋风起、井桐飘、白凤西飞、紫凤东行的景象开篇,营造了一种飘逸、辽远的氛围,预示着诗人内心的思绪也如同这自然界的景象一般广阔无垠。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通过“何处思君最凄断,流泉潺湲秦望峰”一句,将思念之情寄托于秦望山的流泉之上,使得情感更加深沉而动人。

随后,诗人展开想象,将目光投向遥远的秦岭山脉,描述了夏后氏的金书和秦始皇的玉辇,这些历史遗迹仿佛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增添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同时,诗人遥望庐山,联想到友人隐居之处,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中还提到了“阴符宝剑”与“玉麈青莲”,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画面,也暗示了友人可能拥有的超凡脱俗之气。接着,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如夜晚一同乘月弹奏瑶琴,寄予对方潇湘帝子的吟唱,以及梅花乱落云门寺的场景,这些细节描绘了深厚的情谊和美好的回忆。

最后,诗人站在秦望山上,眺望东海,想象着日出时分天台山的佳气,以及黄屋将浮碣石、紫芝尚向商山采的情景,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友人的祝福。同时,诗人也借由“仙人肌体如冰雪,姑射山中自可留”的比喻,表达了对纯洁、超然境界的向往,以及对友人能够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生活的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瑞金县西池雙莲汪簿有诗见寄因以和之

惠政多应草木知,藕花呈瑞向西池。
雙红共蒂初含笑,众卉千名总合奇。
宠降帝妃妫汭日,恍迷仙佩汉臯时。
若教潘令河阳见,肯羡东风桃李枝。

(0)

雙桧分题

名蓝压城闉,嶻岌耸雙桧。
得地不孤立,陵风自相对。
根盘乖龙狞,叶剪苍壁碎。
交柯纽顽铜,叠影森翠盖。
劲无丝萝托,直与松柏配。
争高丈夫气,耻学儿女态。
雪霜正柔落,草木任颠沛。
同心岁寒间,正色烟霞外。
斧斤未翦拂,志节已高迈。
出群才可惊,有作器必大。
考室须栋隆,济川俟舟载。

(0)

周涛权宰大冶以湖光亭诗见寄因和之

面揖清光万顷陂,满帘秋色曙阴微。
回环远岫烟中辩,片段闲云镜里飞。
富冶地饶民讼简,洞庭风便客舟稀。
知君已厌江山思,亭下生吟日望归。

(0)

过姑孰溪观李白旧诗洎乐天吊太白坟短句因而

水从照亭来,荡澜涵秋净。
楼台阚空渺,倒影入明镜。
溪山久寂寥,胜游谁与并。
新月生暮寒,讴歌发渔艇。

(0)

区著作湘潭旧隐有二亭焉求诗以归

危亭揭池心,池水清且滑。
九秋烟露浓,四面芙蓉发。
此时浩歌去,万事不挂舌。
把酒酣清风,投竿钓明月。

(0)

郑北山之元孙扁其楼王适庄为书北山之英四字

诞此郑公,维国之器。
有伟其才,有奇其气。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