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李仙枝四友图》
《题李仙枝四友图》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君筑岩居积翠重,飘然偶出似云龙。

孤舟乘兴行千里,襆被吟诗八万峰。

屡痛昔贤披墓草,自希良友结霜松。

归休梅竹萧疏里,风雪余将策杖从。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李仙枝的生活与志趣,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美的意境。首句“君筑岩居积翠重”,开篇即点明了李仙枝居住在山岩之中,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翠绿,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接着,“飘然偶出似云龙”一句,以“云龙”比喻李仙枝偶尔走出岩居时的飘逸形象,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超凡脱俗。

“孤舟乘兴行千里,襆被吟诗八万峰”两句,通过描述李仙枝驾着小舟,兴致勃勃地游历千里的山水之间,以及他随身携带的包裹中装满了吟诵的诗句,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这种生活状态,既展现了个人的自由与洒脱,也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境界。

“屡痛昔贤披墓草,自希良友结霜松”则表达了李仙枝对古代贤人的追思与敬仰,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人生哲理的愿望。这里的“霜松”象征着坚贞不屈的友谊,寓意着李仙枝对于友情的珍视与期待。

最后,“归休梅竹萧疏里,风雪余将策杖从”描绘了李仙枝在梅竹稀疏的环境中安度晚年,即使面对风雪,也愿意手持拐杖继续前行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也暗示了他即便在年老体衰之时,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仙枝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情怀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生查子·其一拒霜花

庭户晓光中,帘幕秋光里。

曲沼绮疏横,几处新妆洗。

红脸露轻匀,翠袖风频倚。

鸾鉴不须开,自有窗前水。

(0)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其四十五鹊泉

鹊饮树底泉,人立石边路。

相亲不相疑,所性平等故。

(0)

七月望烟波观对月

我生好奇难比论,流水古木期终身。

卜居城隅易得趣,窗户日与青山亲。

出门陂湖旧烟涸,连岁乃尔成奫沦。

结亭据要虽屡赏,物景尚厌非清真。

商飙入序才两夕,猛雨尽洗炎歊尘。

今晨已复暑不奈,挥汗几欲捐衣巾。

晚风引履到云镜,萧爽意象生无垠。

须臾从地出伟观,光洁万丈推冰轮。

波明上下互发越,弥望但怪镕黄银。

烟芦窣飒杂虫响,渔艇隐约收丝缗。

人生何用计俗眼,强起口笑胜眉颦。

急倾巨盏叫李白,今古不问交精神。

相随拟造广寒阙,共醉更住三千春。

(0)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其二十三拥山亭

掩抱复回环,亭居紫翠间。

思量天下物,谁更好如山。

(0)

留题澹岩·其一

偷闲切欲访岩扃,恍若桃源洞里春。

平世自无忧国事,徘徊愁见避秦人。

(0)

梅花二十首·其三

泠泠涧水石桥傍,春正浓时风味长。

清介终持孤竹操,繁华不梦百花场。

描来月地前生瘦,吹落风檐到死香。

结习已空无染著,每来花下辄成狂。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