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得印天尝靳,家世传灯古亦疏。
幸甚迁能紬石室,惜哉昶亦误银车。
君今自是人龙子,名复高横荐鹗书。
读饱邺侯三万轴,放高通德旧门闾。
文章得印天尝靳,家世传灯古亦疏。
幸甚迁能紬石室,惜哉昶亦误银车。
君今自是人龙子,名复高横荐鹗书。
读饱邺侯三万轴,放高通德旧门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勉为郑编修所作的送别诗,表达了对郑氏家族学识渊博和才华出众的赞赏,以及对其未来仕途的期许。首句“文章得印天尝靳”意指郑编修的文章深得天意,难得被赏识;“家世传灯古亦疏”则赞美郑家世代书香,传承着珍贵的知识之光。接着,“幸甚迁能紬石室”祝愿他能进入学问精深之地,如石室藏书;“惜哉昶亦误银车”则以惋惜的口吻提到可能的仕途挫折,暗示郑编修可能会错过一些显赫的机会。
诗人进一步强调郑编修的非凡才能:“君今自是人龙子”,比喻他如同人中蛟龙;“名复高横荐鹗书”期望他的名声将如荐书般飞扬,前途无量。最后两句“读饱邺侯三万轴,放高通德旧门闾”祝愿他如邺侯一般博览群书,且能在通达仁德的道路上,光耀家族门第。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鼓励与期待的赠诗,既赞扬了郑编修的才学,也寄寓了对他的美好祝愿。
乌夜啼,在庭树,乌啼哑哑天欲曙。
阿儿被诬身系狱,尽室烦冤受荼毒。
乌啼何为绕吾屋?
下堂唤妇起听乌,忽喜淮南儿有书。
书中报道儿罪脱,此乐欣欣天下无。
儿归拜母为母说,泰州使君当世杰。
执法霜台旧司臬,明如青天皎如月。
冤狱平反解缧绁,已死得生诬得雪。
海可枯,山可裂,使君之德不可灭。
乌啼爱我庭树枝,我爱使君君不知。
使君归朝奉天子,日日听乌为君喜。
旧城城旧人民新,新城城新无旧人。
旧城城外兵一解,新城城中齐覆瓦。
万瓦鳞鳞次第成,将军令严鸡犬宁。
将军爱民如爱子,百贾皆集新城市。
浙米淮盐两相直,楚人之弓楚人得。
何时四海无荆棘,北贾贩南南贩北。
北风何栗烈,木落清霜飞。
天高鄞水寒,客子话别离。
三载县博士,官冷苦自縻。
青灯坐深夜,竹屋风凄凄。
齐人报及瓜,喜色浮双眉。
翩然告归去,浩气不可羁。
丈夫太阿剑,断玉如切泥。
绿尘凝古匣,岂终韬光辉。
县邑聊小试,才大当优为。
天空雁影寒,日暮烟光微。
行行各自励,勿叹功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