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色遍春石,桐阴入寒井。
幽人独汲时,先乐残阳影。
苔色遍春石,桐阴入寒井。
幽人独汲时,先乐残阳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村春日景象。"苔色遍春石",表明青苔已经覆盖了春天的石头,这不仅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而且也暗示着自然界生命力的旺盛。"桐阴入寒井"则描绘出一片清冷的树荫伸进了深邃的古井之中,给人一种幽静而又带有几分凉意的情感体验。
接下来的"幽人独汲时",揭示了一位隐居的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独自取水,时间仿佛在这里凝固了。"先乐残阳影"则显示出诗人对即将消逝的夕阳余晖的珍惜之情,似乎在告诫我们要珍视每一分每一秒。
司空曙以此诗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情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和时光流逝的感悟。此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清新自然风格的典型体现。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我身何所似,似彼孤生蓬。
秋霜剪根断,浩浩随长风。
昔游秦雍间,今落巴蛮中。
昔为意气郎,今作寂寥翁。
外貌虽寂莫,中怀颇冲融。
赋命有厚薄,委心任穷通。
通当为大鹏,举翅摩苍穹。
穷则为鹪鹩,一枝足自容。
苟知此道者,身穷心不穷。
野火烧枝水洗根,数围孤树半心存。
应是无机承雨露,却将春色寄苔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