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跨马过练墟喜晴》
《跨马过练墟喜晴》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稻穗初乾怕雨时,晚来蒸煖欲霏微。

西风若肯吹云尽,不惜飘飘侧帽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kuàguòliànqíng
sòng / fànchéng

dàosuìchūqiánshíwǎnláizhēngnuǎnfēiwēi

西fēngruòkěnchuīyúnjìnpiāopiāomàoguī

翻译
稻谷刚干的时候最怕下雨,傍晚时分暖意渐起,仿佛要下小雨。
如果西风能将云层吹散,我宁愿顶着斜戴的帽子,任由飘洒归去。
注释
稻穗:指成熟的稻谷。
乾:干燥。
怕雨时:担心会下雨。
晚来:傍晚。
蒸煖:温暖上升的气流。
欲霏微:即将变得微小或稀疏。
西风:秋季的偏西风。
肯:愿意。
吹云尽:把云吹散。
不惜:不介意。
飘飘:形容雨点轻盈地飘落。
侧帽:古代男子出行时,常斜戴帽子以示礼貌或风度。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范成大在稻谷成熟之际,担心突如其来的雨水会损害收成的场景。"稻穗初乾怕雨时"一句,写出了农民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和对辛勤劳动成果的珍视。"晚来蒸煖欲霏微"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空气变得温暖而湿润,似乎预示着可能的降雨。

然而,诗人期盼着"西风若肯吹云尽",希望强劲的西风吹散乌云,让阳光重现,这样他就可以放心地"不惜飘飘侧帽归",带着轻松的心情回家。这里的"侧帽"可能是一种形象的表达,形容诗人骑马归来时的潇洒姿态,也暗含着对晴朗天气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农事的关注和对好天气的渴望,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敬和荫乔观察老世侄留别榆林士民未步原韵

不向终南捷径行,幡然一出念苍生。

榆关千里风尘色,薇省十年翰墨声。

戎马纷纷勤远驭,嗷鸿肃肃阻归程。

口碑已载东门道,又看儿童骑竹迎。

(0)

捧读留别榆林士民之作谨步原韵

乾坤易色起边屯,忽变尧天舜日春。

化险为夷文亦武,爱民若子官如亲。

古来兴废知难定,乱后忠奸论始真。

患难相同归梓里,君恩未报各沾巾。

(0)

题高寄泉孝廉柳桥晴絮图·其四

浮生踪迹半如萍,愁向劳劳问旧亭。

借得香山好诗句,大家唱作渭城听。

(0)

雪后用东坡书北台壁诗韵二首·其二

题诗难运笔毫纤,转怯贫家户未严。

质幻谩思调作饼,味甘可许赋为盐。

飞来纷扑争投罅,晴后郎当尽挂檐。

应胜惠山泉水洁,且烹积素试毛尖。

(0)

哀张氏二子二首并序·其一

至爱翻疑忍,琼枝忽并凋。

重泉宁不畏,大杖苦难饶。

命厄天茫昧,魂游夜寂寥。

见怜惟伯仲,生死总相邀。

(0)

南皮杂诗·其四

少年多意态,饱肉气凭陵。

茂树时弹雀,高原共晾鹰。

猜拳觞政熟,折齿啸歌能。

翻笑拘牵辈,勤将礼法绳。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