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皮杂诗·其四》
《南皮杂诗·其四》全文
清 / 刘天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少年多意态,饱肉气凭陵。

茂树时弹雀,高原共晾鹰。

猜拳觞政熟,折齿啸歌能。

翻笑拘牵辈,勤将礼法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清代社会生活画卷。诗人以“南皮杂诗(其四)”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少年们在特定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首句“少年多意态,饱肉气凭陵”,开篇即点明了少年们的活力与自信。这里的“意态”不仅指外在的举止风度,更包含了内心的豪情与不羁。“饱肉气凭陵”则形象地描绘了少年们因物质条件相对优渥而展现出的自信心态,他们仿佛带着满足与骄傲,面对世界无所畏惧。

接下来,“茂树时弹雀,高原共晾鹰”,进一步展示了少年们的生活情趣与追求。在茂密的树林中,他们或弹射小鸟,享受自然的乐趣;或在高地上展示猎鹰,展现对狩猎技艺的自豪。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他们的闲适与乐趣,也反映了他们对力量与自由的向往。

“猜拳觞政熟,折齿啸歌能”,则描绘了少年们聚会时的欢乐场景。猜拳是当时流行的娱乐方式,而“觞政熟”则暗示了他们饮酒作乐的熟练与享受。折齿啸歌,可能是指他们饮酒后放声高歌,或是某种特殊的饮酒游戏,展现了他们豪放不羁的一面。

最后,“翻笑拘牵辈,勤将礼法绳”,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被传统礼法束缚、缺乏自由与个性表达的人的讽刺。诗人似乎在说,那些过于拘泥于规矩、缺乏生活情趣的人,才是真正可笑的。这既是对当时社会某些风气的批判,也是对自由、个性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清代少年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态度与精神世界,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天谊
朝代:清

刘天谊(1774—1854),字宜甫,号戒庵,先世深州人,其父实斋徙居于青县温褚村(今属沧县)。弱冠游泮,秋闱屡试不售,遂绝意进取,肆力于古文辞。与朱煌号称二杰,著有《同野堂诗文集》。其诗见于《津门诗抄》。
猜你喜欢

正月十三夜同王若观伎共用来字

倡楼罗荐开,急管促行杯。

花气衣香夺,蟾光烛焰回。

舞飞雕砌雪,歌落绮窗梅。

不尽横陈态,犹期三五来。

(0)

仲涛丈寄示闻歌诗感书奉怀

麦秀西风迹已陈,哀丝豪竹泪犹新。

早知借箸难筹国,略有悲歌不近人。

列座图书无上隐,罗胸星斗自然春。

梦华遗事君能补,稍却王城十丈尘。

(0)

幽兰有寄

百卉争嫣姹,幽兰本自春。

起将盘谷底,无奈采香人。

绮护知非乐,芝焚合怆神。

千秋珍重意,谁及左徒真。

(0)

杂感十首·其九

春烟寒翠碧迢迢,行尽疏林见小桥。

啼鸟一声山寺悄,满崖花语下如潮。

(0)

甲辰岁日本观油画庚子之役感近事作

我昔东游何所睹,山川步步伤甲午。

忽观壁画使我惊,身入庚子天津城。

干霄烽火飞霹雳,合围虏骑纷纵横。

残军一旅据水次,鼓声已死犹力争。

大旗红折惊飙斜,半残马字飘尘沙。

颓垣下照白日淡,妖红一丈龙船花。

神伤魄动愁逼视,太息沙场生尺咫。

却归故国吊遗墟,不见烟尘双阙起。

天崩地坼无由逃,其雨杲杲寒霾消。

谁翻残局作胜势,气盈脉偾酣醨醪。

水晶之宫何岧峣,五侯甲第争相高。

龙武新军气矜豪,劫人黑夜胡国刀。

河伯汪洋轻海若,大人游戏连群鳌。

寸地尺田树荆棘,中央四角酬天骄。

不闻韶州遣使祭,谁当社饭长攀号。

挂冠汲黯留不得,吞声杜老空悲骚。

出辱下殿那可再,坐抚往事忧心忉。

云愁海思无断绝,五陵石马风萧萧。

(0)

东山夜归示同舍诸子

远火依微鼓角哀,独携夜色与徘徊。

风从北岛排山入,月傍东篱出海来。

浅醉不辞寒作伴,孤行自喜意难回。

明朝更踏波涛去,侧望蓬莱未可陪。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