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从兄显祖画卷》
《书从兄显祖画卷》全文
清 / 洪亮吉   形式: 古风

家有十步池,引水蓄百鱼。

室有三尺墙,种竹满四隅。

令其泉上有石,竹中通渠;穿径之笋,不以入餐;

过桥之鱼,不使上竿。鱼皆习主人,已忘江湖思。

修竹何娟娟,亦敛干霄姿。主人不归归有时。

主人有一弟,倜傥素好奇。

曾就主人宿,爱此半亩之竹一亩池。

奇石落落,清流澌澌。掩户十日卧,出关百里驰。

莲华峰头揽明月,挂尔溪边屋角之南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居所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首先,诗中提到的“十步池”、“百鱼”、“三尺墙”、“四隅竹”,构建了一个小巧而精致的庭院景观,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生活品质的高雅品味。池塘中的鱼儿自由自在,墙壁上的竹子四季常青,这些元素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

接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庭院内的细节,如在泉水之上放置石头,竹林中开凿小渠,既美观又实用。他强调了鱼儿与竹笋的自然生长状态,没有人为的干预,体现出一种顺应自然、尊重生命的哲学思想。同时,这种设计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诗中还提到了“主人”与“主人的一弟”的互动,他们对这片竹林和池塘的喜爱,以及偶尔的相聚,增添了人情味,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这种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们对自然美景的共同欣赏,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诗中通过“莲华峰头揽明月,挂尔溪边屋角之南枝”这样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月亮、山峰、溪流、屋角,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同时也蕴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洪亮吉

洪亮吉
朝代:清   字:君直   号:北江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生辰:1746~1809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你喜欢

夜宿三山禅房漫赋刀剑二首·其一刀

我有一宝刀,解之欲赠谁。

伊人不可见,佩以善自随。

明时遵海曲,漂泊滞天涯。

刀头似明月,忆我心所私。

操而可使割,应用自有时。

堪叹世间人,笑中亦有之。

(0)

出邯郸西郭悯荒

驱车出城西,井里太萧索。

寥寥几家村,俛仰但四壁。

鸡犬声不闻,日晏未炊食。

釜甑几生尘,相视无颜色。

烈日更流金,大风走沙石。

岂无百亩宽,其奈千里赤。

壮者行四方,老者守廛陌。

孤妇抱儿号,将为沟中瘠。

我行一见之,涕下忽沾臆。

何以待徵求,无用苦相迫。

(0)

赠月儿·其十

悔将歌舞逐狂夫,来路曾同去路无。

若上山头频眺望,春来休更采蘼芜。

(0)

谢义士皋羽祠留题·其一

高台白日哭忠魂,一剑长怀未报恩。

请把严滩添旧泪,好随明月到崖门。

(0)

辛未夏四月宛陵刘子真馆余江上小堂以六言五绝见投次来韵答之·其五

地僻墙皆蜗篆,林深叶半虫书。

兀坐肘曾生柳,临流我亦是鱼。

(0)

一笑馆·其一

啸傲烟霞老转痴,欣欣载色满方颐。

非关善谑常开口,自是无怀少皱眉。

竟日粲然诗数句,有时筦尔酒三卮。

逢场作戏人间世,万事回头总一嬉。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