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瘦江空。见洛神徙倚,影若惊鸿。
遗簪尚留江汜,付与花工。
肯向东风开落,是开后、初拟东风。
婷婷带愁立,翠玉根欹,金盏香融。
昔游浑不记,记钗盟钿约,曾赋心同。
岭梅堪友,矾弟正并幽踪。
恐被琴高认得,遣鲤鱼、还隐鲛宫。
空留唾痕碧,夜色微茫,月堕烟中。
石瘦江空。见洛神徙倚,影若惊鸿。
遗簪尚留江汜,付与花工。
肯向东风开落,是开后、初拟东风。
婷婷带愁立,翠玉根欹,金盏香融。
昔游浑不记,记钗盟钿约,曾赋心同。
岭梅堪友,矾弟正并幽踪。
恐被琴高认得,遣鲤鱼、还隐鲛宫。
空留唾痕碧,夜色微茫,月堕烟中。
这首词以水仙为题材,通过描绘石瘦江空的环境,烘托出洛神般的水仙形象。"石瘦江空"四字,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寂寥的氛围,仿佛在暗示水仙独自绽放的孤独。"见洛神徙倚,影若惊鸿"运用了洛神的典故,将水仙比作洛神,其身影轻盈如惊鸿,增添了神秘和飘逸之美。
"遗簪尚留江汜,付与花工"暗指水仙的花朵虽已凋零,但仍留下芬芳,寄托于花匠之手继续传播。"肯向东风开落,是开后、初拟东风"表达了对水仙在春风中开放又凋谢的自然规律的感慨,以及对花开时的期待。
"婷婷带愁立,翠玉根欹,金盏香融"描绘了水仙的姿态,翠绿的根茎倾斜,如金盏般盛开着,香气四溢,然而其中也蕴含着淡淡的哀愁。接下来的词句回忆起过去的游历和与水仙的情感共鸣,以及与梅花、矾石等植物的友情。
"恐被琴高认得,遣鲤鱼、还隐鲛宫"借用了神话传说,担心水仙的美会被琴高(琴师)所识,于是借助鲤鱼传递信息,使之回到深海的鲛宫,保持一份神秘和纯洁。最后,"空留唾痕碧,夜色微茫,月堕烟中"以夜晚的景色收尾,留下水仙的清香痕迹,以及月光朦胧的诗意画面,给人以悠远的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仙的风姿和情感世界,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现了词人对水仙的独特理解和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