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多少读书处,欲固岁寒贤守心。
隔岁草莱诛濯濯,一庭松柏长森森。
汉儒载籍能存几,周政规模却至今。
老病星轺三月过,欲扬洙泗洗清襟。
人间多少读书处,欲固岁寒贤守心。
隔岁草莱诛濯濯,一庭松柏长森森。
汉儒载籍能存几,周政规模却至今。
老病星轺三月过,欲扬洙泗洗清襟。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苏葵所作,名为《顺庆沈太守建岁寒书院偶留题》。诗中描绘了对读书与坚守节操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思。
首句“人间多少读书处”,诗人感叹于世间众多可供读书学习的地方,表达了对知识追求的重视。接着,“欲固岁寒贤守心”一句,借以“岁寒”比喻严酷的环境或艰难时刻,强调在困难面前保持高尚品德的重要性。
“隔岁草莱诛濯濯,一庭松柏长森森”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庄重的画面,通过对比“濯濯”的荒芜与“森森”的茂盛,象征着知识与美德的传承与发扬,如同松柏一般坚韧不拔。
“汉儒载籍能存几,周政规模却至今”两句,诗人反思历史,指出虽然古代的文献和政治制度可能已不复存在,但其精神和理念却依然影响着当今社会,体现了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
最后,“老病星轺三月过,欲扬洙泗洗清襟”表达了诗人虽年老多病,仍渴望通过传播知识和道德,如同洙泗之水洗涤心灵,净化人心,展现出对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热切期盼。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既是对读书人品格的颂扬,也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知识、道德与历史的尊重与敬仰。
尝观夏禹贡,扬州下下田。
历商至周汉,唐宋几千年。
渐称极膏腴,庶盛鲜与肩。
迩来困戈鋋,陇畛相弃捐。
虽云东南赋,多瘠少厚全。
恭遇维新朝,限均际幅员。
所以委明公,疆理来旬宣。
口分与世业,多寡无陂偏。
一以国制重,一以民务便。
顷亩弗浮隐,厘撮那盈朘。
置奠邦本固,肇造熙皞天。
山河誓带砺,圣祚万世延。
吾民歌帝力,王道其平平。
真仙构灵宅,洞府何嵌空。
入洞可十里,流水咽其中。
阴岛湿花露,石门度松风。
怪石变万状,寻源竟无穷。
有时起云雾,微径又不通。
触目极杳霭,游心但鸿濛。
路尽忽有天,容光澹空青。
蜕出风露外,了然心目醒。
幽兴殊未已,又还宿云扃。
飞梦即蓬岛,冥心祈道经。
终悲向朝市,尘鬓秋星星。
浪走天涯岁月侵,病中犹作越人吟。
野麋本自便丰草,倦鸟宁当忘故林。
画像功名元有命,乞墦富贵果何心。
几时真脱尘嚣累,岩穴寻居不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