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玉华洞》
《游玉华洞》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古风

真仙构灵宅,洞府何嵌空。

入洞可十里,流水咽其中。

阴岛湿花露,石门度松风。

怪石变万状,寻源竟无穷。

有时起云雾,微径又不通。

触目极杳霭,游心但鸿濛。

路尽忽有天,容光澹空青。

蜕出风露外,了然心目醒。

幽兴殊未已,又还宿云扃。

飞梦即蓬岛,冥心祈道经。

终悲向朝市,尘鬓秋星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深入玉华洞的奇妙之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洞府的神秘与壮丽展现得淋漓尽致。从“真仙构灵宅”开始,便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是仙境中的洞府,充满了神秘与玄妙。

“洞府何嵌空”,既是对洞府自然景观的赞叹,也暗示了其深邃与不可测。随着“入洞可十里,流水咽其中”的描述,读者仿佛跟随诗人一同深入洞穴,感受那幽暗而充满生机的环境。水声低沉,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而“阴岛湿花露,石门度松风”则进一步渲染了洞内独特的生态景象,花露湿润,松风轻拂,一派清幽之气。

“怪石变万状,寻源竟无穷”则展现了洞内岩石千奇百怪的形态,以及探索的无尽可能,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有时起云雾,微径又不通”则描绘了洞内变幻莫测的气象,增加了旅程的神秘色彩。

“触目极杳霭,游心但鸿濛”两句,诗人通过视觉与心灵的感受,表达了对洞内景象的深刻体验,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路尽忽有天,容光澹空青”则描绘了在深入探索后,豁然开朗的景象,仿佛是另一种天地,充满了宁静与祥和。

“蜕出风露外,了然心目醒”表达了诗人从这次旅行中获得的心灵净化与觉醒,仿佛摆脱了尘世的束缚,达到了精神上的升华。“幽兴殊未已,又还宿云扃”则表明了诗人对这次经历的留恋与不舍,即使返回现实,心中的那份幽静与向往依然存在。

最后,“飞梦即蓬岛,冥心祈道经。终悲向朝市,尘鬓秋星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仙境与尘世之间矛盾的感慨,以及对追求精神自由与道义的执着。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精神世界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诸衲见过

閒即过东皋,衲衣对酒糟。

袖中怀米帖,花底读离骚。

箔卷垆烟细,窗寒石累高。

负家无可供,沚水与溪毛。

(0)

游章台寺和小修韵·其四

碧渚新琅玕,入门碎影寒。

么弦将水听,青黛作烟看。

且乐时花艳,休悲故垄残。

南威他自美,兴废岂相干。

(0)

随例东门柳,那堪折赠行。

早知云易散,何忍梦难成。

小玉终无匹,汪伦只有情。

别来林处士,卖鹤买新声。

(0)

送张西麓之任罗平

疋马夜郎西,层山万绿齐。

空江行罔象,瘦岭出偏蹄。

番牒多如篆,蛮歌乍似啼。

僻乡名迹少,慎勿厌标题。

(0)

苦雨

转觉云沉重,翻疑天苦辛。

横将无厌两,淹杀有情春。

山作龙钟貌,花如失意人。

百钱一斗米,谁与贷官贫。

(0)

再游吕园奉次帻峰道长四首·其三

旧识将军面,曾同八座来。

末寮今白首,陈迹半苍苔。

舞榭风生幔,莲池锦作堆。

容知北台使,重接此时杯。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