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怀靖江咏沂刘君,吴县慎修叶君,江阴梅修吴君,黻廷朱君三首·其二》
《寄怀靖江咏沂刘君,吴县慎修叶君,江阴梅修吴君,黻廷朱君三首·其二》全文
清 / 夏子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男儿事业半他乡,旅雁年年寄恨长。

几缕新丝添碧发,三生旧梦感沧浪。

明明如月隔千里,渺渺愁余各一方。

欲写秋思无著处,偶携豪竹谱伊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首句“男儿事业半他乡”点明了主人公远离家乡,为事业奔波的现实。接着,“旅雁年年寄恨长”以雁南飞的形象比喻自己每年只能通过书信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表达了深深的孤独和无奈。

“几缕新丝添碧发”描述了岁月的流逝,主人公白发增添,暗示着时光的无情。“三生旧梦感沧浪”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感慨。

“明明如月隔千里”运用比喻手法,将明月比作心中明亮的梦想,但被遥远的距离所阻隔,无法触及。“渺渺愁余各一方”进一步深化了孤独和忧愁的情绪,强调了彼此分离的痛苦。

最后,“欲写秋思无著处,偶携豪竹谱伊凉”表达了诗人想要表达内心的情感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只能借助音乐来抒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深刻地揭示了游子在外的孤独、思念与对未来的忧虑。

作者介绍

夏子麟
朝代:清

字炳,本邑长泾地蒲市里人。清末,醉心于康梁新学,入苏州高等师范学堂,以优等理科举人卒业。民国初,军阀混战,先生息影家园,从事教育,兴办蒲市里小学,后任教于无锡荣氏工商中学,苏州乐益女中,江阴县中,课馀以诗赋倾吐爱国之情。著有《思静室课馀剩墨》。
猜你喜欢

大人吟

天道远,人道迩。尽人情,合天理。

(0)

代书寄前洛阳簿陆刚叔秘校

洛城官满振衣裾,尘土何由浼远途。

道在幸逢清日月,眼明应见旧江湖。

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

归去何妨趁残水,三吴还似向时无。

(0)

念奴娇·其三余既为傅岩叟两梅赋词,傅君用席上有请云:家有四古梅,今百年矣,未有以品题,乞援香月堂例。欣然许之,且用前遍体制戏赋

是谁调护,岁寒枝、都把苍苔封了。

茅舍疏篱江上路,清夜月高山小。

摸索应知,曹刘沈谢,何况霜天晓。

芬芳一世,料君长被花恼。

惆怅立马行人,一枝最爱,竹外横斜好。

我向东邻曾醉里,唤起诗家二老。

拄杖而今,婆娑雪里,又识商山皓。

请君置酒,看渠与我倾倒。

(0)

徐元用使君与其子端常邀仆与小儿过同游东山浮金堂,戏作此诗

昔与徐使君,共赏钱塘春。

爱此小天竺,时来中圣人。

松如迁客老,酒似使君醇。

系舟藤城下,弄月镡江滨。

江月夜夜好,云山朝朝新。

使君有令子,真是石麒麟。

我子乃散材,有如木轮囷。

二老白接䍦,两郎乌角巾。

醉卧松下石,扶归江上津。

浮桥半没水,揭此碧鳞鳞。

(0)

寄友·其五

传闻借得街头屋,堆面如山不□车。

何日相逢一尊酒,溪桥踏月夜还家。

(0)

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其二

我从庐山来,目送孤飞云。

路逢陆道士,知是千岁人。

试问当时友,虎溪已埃尘。

似闻佚老堂,知是几世孙。

能为五字诗,仍戴漉酒巾。

人呼小靖节,自号葛天民。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