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与徐使君,共赏钱塘春。
爱此小天竺,时来中圣人。
松如迁客老,酒似使君醇。
系舟藤城下,弄月镡江滨。
江月夜夜好,云山朝朝新。
使君有令子,真是石麒麟。
我子乃散材,有如木轮囷。
二老白接䍦,两郎乌角巾。
醉卧松下石,扶归江上津。
浮桥半没水,揭此碧鳞鳞。
昔与徐使君,共赏钱塘春。
爱此小天竺,时来中圣人。
松如迁客老,酒似使君醇。
系舟藤城下,弄月镡江滨。
江月夜夜好,云山朝朝新。
使君有令子,真是石麒麟。
我子乃散材,有如木轮囷。
二老白接䍦,两郎乌角巾。
醉卧松下石,扶归江上津。
浮桥半没水,揭此碧鳞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徐使君在钱塘共赏春光的美好时光。小天竺之称,表明诗人对此地景色的喜爱,以及它经常吸引圣贤之人的赞誉。诗中“松如迁客老,酒似使君醇”两句,用生动的比喻描写了松树与酒的特性,既形象又富有情感。
接着,“系舟藤城下,弄月镡江滨”一段,通过具体的动作展示了诗人与友人的轻松愉悦之态。他们在江边系舟赏月,享受着自然美景和人生乐趣。而“江月夜夜好,云山朝朝新”则是对不断变化又永恒美好的自然景观的赞叹。
诗中还提到了使君有令子,像石麒麟一样出众,而自己儿子则如同木轮囷,不甚突出。这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子弟才华的肯定,也流露出自谦之意。
最后,“二老白接䍦,两郎乌角巾。醉卧松下石,扶归江上津”一段,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与友人饮酒作乐、共度时光的情景。而“浮桥半没水,揭此碧鳞鳞”则是对当下美好场景的留恋和赞美。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和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