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眼浮荣逐日新,谁知澄寂本非尘。
吾曹例作区中士,此味全输世外人。
空里华生均是病,衣中宝在却忧贫。
是间枯淡君姑置,且办芳尊醉早春。
历眼浮荣逐日新,谁知澄寂本非尘。
吾曹例作区中士,此味全输世外人。
空里华生均是病,衣中宝在却忧贫。
是间枯淡君姑置,且办芳尊醉早春。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谢薖所作,名为《彦光示诗有释氏之语复次韵》。诗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对人生、世事的独到见解。
首句“历眼浮荣逐日新”,描绘了人们追求短暂虚幻荣誉的心态,如同日新月异的浮云,转瞬即逝。接着,“谁知澄寂本非尘”一句,转折深刻,指出真正的宁静与清静并非尘世的污浊所能比拟,暗含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吾曹例作区中士,此味全输世外人。”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世俗生活与超脱世外的对比,认为多数人如他一样,身在红尘,却无法真正体验到超脱尘世的滋味。这种对比,既是对现实的反思,也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空里华生均是病,衣中宝在却忧贫。”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对物质与精神价值的思考。空中的繁华不过是虚妄,内心的宝藏却因贫困而忧虑得不到发掘。这里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富足远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
最后,“是间枯淡君姑置,且办芳尊醉早春。”诗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将眼前的困境视为平淡无奇,选择在早春时节,借酒浇愁,享受片刻的欢愉。这不仅是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也体现了在困境中寻找乐趣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象征手法,探讨了人生的价值、追求与满足,以及如何在世俗与超脱之间找到平衡。谢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关于生命意义的画卷。
制之居首尾,俾之辨斜正。
首动尾聿随,斜取正为定。
有如提吏笔,有如执时柄。
有如秉师律,有如宣命令。
守彼方与直,得其刚且劲。
既能济险难,何畏涉辽夐。
招招俾作主,汎汎实司命。
风乌愧斟酌,画鹢空辉映。
古人存丰规,猗欤聊引證。
忆远曲,郎身不远郎心远。
沙随郎饭俱在匙,郎意看沙那比饭。
水中书字无字痕,君心暗画谁会君。
况妾事姑姑进止,身去门前同万里。
一家尽是郎腹心,妾似生来无两耳。
妾身何足言,听妾私劝君。君今夜夜醉何处?
姑来伴妾自闭门。嫁夫恨不早,养儿将备老。
妾自嫁郎身骨立,老姑为郎求娶妾。
妾不忍见姑郎忍见,为郎忍耐看姑面。
前途何在转茫茫,渐老那能不自伤。
病为怕风多睡月,起因花药暂扶床。
函关气索迷真侣,峡水波翻碍故乡。
唯有秋来两行泪,对君新赠远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