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性难谐俗,诗书独与亲。
一楼堪累月,万事付诸人。
会意辄忘食,起思如有神。
停杯待明月,下榻为嘉宾。
永日三茅顶,寒江一钓缗。
愿言长若此,已谓乐无伦。
貌以缨冠改,人添识面新。
今时崇意气,骨肉在胡秦。
尝笑陶元亮,何如郑子真。
祗因三径费,失却葛天民。
局蹐邯郸步,惭惶西子矉。
浪从双眼白,生取几人瞋。
物物私其假,生生总是尘。
鷾鸸犹有智,鸥鸟固难驯。
快意醒前梦,回头迹已陈。
停云閒对户,堪与洗心论。
我性难谐俗,诗书独与亲。
一楼堪累月,万事付诸人。
会意辄忘食,起思如有神。
停杯待明月,下榻为嘉宾。
永日三茅顶,寒江一钓缗。
愿言长若此,已谓乐无伦。
貌以缨冠改,人添识面新。
今时崇意气,骨肉在胡秦。
尝笑陶元亮,何如郑子真。
祗因三径费,失却葛天民。
局蹐邯郸步,惭惶西子矉。
浪从双眼白,生取几人瞋。
物物私其假,生生总是尘。
鷾鸸犹有智,鸥鸟固难驯。
快意醒前梦,回头迹已陈。
停云閒对户,堪与洗心论。
这首诗《读书》由明代诗人王樵所作,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读书的热爱。诗中描绘了诗人性格独特,偏好诗书,远离世俗,选择独自与书籍为伴的生活状态。他能够在一座楼中度过长时间,将世间万事交付他人处理,专心致志于阅读与思考。
诗人提到自己在读书时会忘记吃饭,灵感涌现时如同神助,甚至为了等待明月而停下饮酒,以示对读书的尊重与敬仰。他向往能够长久保持这样的生活状态,认为这是一种难以比拟的快乐。诗中还提到了改变外貌以适应读书环境,以及与新认识的人建立深厚友谊的情景。
然而,诗人在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反思了世态炎凉,感叹骨肉亲情在异地他乡的疏远。他以陶渊明和郑子真为例,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还流露出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如邯郸学步的比喻,以及对人们因追求表面而产生的矛盾心理的感慨。
最后,诗人通过“停云闲对户,堪与洗心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以此来净化心灵。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