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元功才友道中见贶因以解嘲》
《次韵元功才友道中见贶因以解嘲》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当时勇决径归休,更有人愚似我不。

何许置锥宁免累,直须毕娶始无忧。

频遭白眼伤流俗,谁向青门念故侯。

客里题诗相慰藉,羡君椽笔合螭头。

(0)
翻译
当初我决定勇敢回家,还有人像我这般愚蠢。
何处能找个安身之处,不被琐事牵累,只等完婚才能真正无忧。
常受世俗冷眼伤害,又有谁会怀念过去的恩主。
客居他乡只能以诗相慰,羡慕你有如龙尾的才华。
注释
径:直接。
休:停止。
愚:愚蠢。
置锥:立足之地。
累:牵累。
毕娶:完婚。
白眼:冷眼相待。
流俗:世俗。
青门:京城东门,这里指有权势的人。
故侯:旧时的主人或恩主。
慰藉:安慰。
椽笔:大笔,比喻杰出的文才。
螭头:古代宫殿建筑中龙的头部,象征尊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元干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人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怀。开篇“当时勇决径归休,更有人愚似我不”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份超然物外的心态。

接下来的“何许置锥宁免累,直须毕娶始无忧”表明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纷繁复杂事务的逃避态度,只有找到一个安稳的地方,并且完成婚姻大事,才能真正摆脱世俗的牵绊而无忧。

“频遭白眼伤流俗,谁向青门念故侯”则揭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中不公和偏见的感慨,以及对往昔荣华的怀念之情。这里的“白眼”指的是旁人的非议或冷漠,而“青门”通常指的是贵族或官宦之家,故“念故侯”则是诗人对于过去辉煌事物的思念。

最后两句“客里题诗相慰藉,羡君椽笔合螭头”,诗人在异乡他乡时通过写诗来自我安慰,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之间能够心灵相通、思想相契的心愿。“椽笔”指的是书简的横木,“螭头”则是古代书简两端的装饰,合起来则意味着文字和情感的完美结合。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通过对比和反衬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以及对于友情的深切向往。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登江中孤屿诗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像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0)

敝笱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0)

赋得牧童遥指杏花村

喜遇山童问,从知卖酒家。

杏花红一色,村路指三叉。

招手青帘外,凝眸绿蚁赊。

繁英千树合,碎锦半墙遮。

短笛横相告,疏林认岂差。

此间消息好,过客尽停车。

(0)

惠州丰湖书院联

万间广厦庇来新,问秀才老屋深灯,他日几逢贤太守;

百顷平湖游者众,看后学洙情沂思,有人重起古循州。

(0)

滕王阁联

依然极浦遥山,想见阁中帝子;

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

(0)

登香炉峰寄远人

前登香炉峰,却指湓城郡。

大江北潮海,崇岳南作镇。

相逢虎溪子,轻策聊一振。

水石动寒光,风松洒高韵。

忧来独成语,忽忽千里愤。

六朝空遗文,三国无尺烬。

孤禽下云久,远树入烟尽。

客恨厌山重,归心喜流顺。

故人潇湘别,即此无音信。

憔悴十年心,谁人不缁磷。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