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烟雨霏,北山风露多。
衣沾非所惜,屦湿知如何。
南山烟雨霏,北山风露多。
衣沾非所惜,屦湿知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中秋景。"南山烟雨霏,北山风露多"两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山间在秋季的氛围,南山轻纱般的烟雨与北山丰沛的风露共同构成了一幅湿润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比南北两山的不同景象,展现了秋天多雨的特点。
"衣沾非所惜,屦湿知如何"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中水分充沛的接受与欣赏。"衣沾非所惜"表明即使衣服被打湿,也无需介意,因为那是自然的恩赐。而"屦湿知如何"则更进一步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天气下的脚步湿润的体验,既有直接感受自然之美,又不避讳其带来的不便。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以及对秋天特有的景象有着深刻的观察和细腻的感情。通过这种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舒适的精神境界,即使在潮湿的环境中,也能感受到自然之美,不仅不以为苦,而且能够从中获得乐趣。
何人圆此七尺练,一舸坐我春江中。
春江忽失鸭头绿,为有万树缃桃烘。
维时花光共水气,拍作一片朝霞融。
岂止染透木兰楫,直欲映到珊瑚宫。
耳边彷佛闻欸乃,橹声划碎波心红。
复有几点随橹去,白鹭飞起苍烟空。
意者此即武陵路,扁舟摇入烟波丛。
画笔难到遁秦处,故少鸡犬和儿童。
不然人间岂得此,化手作意摹玲珑。
又或寻溪到刘阮,片片引入仙源中。
琼浆玉液出丹室,云鬟雾髻临青铜。
不知此外已几世,有似弩箭初辞弓。
呜呼,惝得此地绝人境,遑问窈窕和淳丰。
移家径拟画中住,庶几一与仙灵通。
不然亦当手提钓竿去,看到夹岸成青葱。
手中泼刺鳜鱼起,一笑天地皆春风。
《题桃花流水图用陈其年为乔编修赋韵》【清·黄景仁】何人圆此七尺练,一舸坐我春江中。春江忽失鸭头绿,为有万树缃桃烘。维时花光共水气,拍作一片朝霞融。岂止染透木兰楫,直欲映到珊瑚宫。耳边彷佛闻欸乃,橹声划碎波心红。复有几点随橹去,白鹭飞起苍烟空。意者此即武陵路,扁舟摇入烟波丛。画笔难到遁秦处,故少鸡犬和儿童。不然人间岂得此,化手作意摹玲珑。又或寻溪到刘阮,片片引入仙源中。琼浆玉液出丹室,云鬟雾髻临青铜。不知此外已几世,有似弩箭初辞弓。呜呼,惝得此地绝人境,遑问窈窕和淳丰。移家径拟画中住,庶几一与仙灵通。不然亦当手提钓竿去,看到夹岸成青葱。手中泼刺鳜鱼起,一笑天地皆春风。
https://shici.929r.com/shici/LKyA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