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示子弟》
《寄示子弟》全文
清 / 陆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早识长安行路难,那堪留滞又无端。

愁中白发惊人老,眼底青毡待汝宽。

十说精勤传季子,六书浑雅有宜官。

年来不少鲈鱼兴,督亢秋风七月寒。

(0)
鉴赏

这首诗《寄示子弟》由清代诗人陆楙所作,表达了对子弟的深切关怀与期望。诗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忧思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联“早识长安行路难,那堪留滞又无端”,开篇即以“长安”象征仕途的艰难与不易,点明了对子弟未来道路的担忧。接着“那堪留滞又无端”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现实的深刻理解与对子弟未来的深切关怀。

颔联“愁中白发惊人老,眼底青毡待汝宽”,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白发的出现不仅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也暗示了对子弟成长的期待与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同时,“待汝宽”三字则寄托了诗人对子弟未来的美好祝愿与期待。

颈联“十说精勤传季子,六书浑雅有宜官”,这里运用了典故,借以表达对子弟教育的重视与期望。通过“十说”与“六书”的引用,既体现了对子弟学习的严格要求,也蕴含了对子弟在学问上有所成就的期许。

尾联“年来不少鲈鱼兴,督亢秋风七月寒”,以“鲈鱼兴”暗喻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前社会环境的不满与对子弟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的担忧。而“督亢秋风七月寒”则以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对未来的忧虑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子弟未来的忧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教育的重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对子弟深切的关怀。

作者介绍

陆楙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自挽二首·其一

呜呼骑牛人,汝往一何速。

形神如此癯,寿命岂终促。

壮岁即抱病,有书不能读。

守兹固穷节,不能养亲禄。既无耕种力,靡水与菽。

日月忽不掩,今晨当就木。

大化已云终,何劳妻子哭。

永别竟无归,荒坟草余绿。

(0)

题竹赠施尧卿

冷烟笼翠湿晴梢,江月沉时影渐消。

正是故人相忆处,秋声无雨亦萧萧。

(0)

题黄鹤山人王叔明画

我昔见之湖上居,当门万朵翠芙蕖。

承平公子有故态,文敏外孙多异书。

闲吮彩毫消白日,梦骑黄鹤上清虚。

此图定倚吴山阁,醉点南屏春雨馀。

(0)

次韵答亨甫

水绕城围二万家,市门潮落露寒沙。

桥怜白塔吟风叶,路忆新堤卧雨花。

自愧儿童辞邑里,每因朋旧惜年华。

他时归卧吴江上,应借沧洲十顷霞。

(0)

长门月

昭阳歌吹晚风移,金屋春寒独睡迟。

何事西宫杨柳月,一弯犹似妒娥眉。

(0)

邸报

北窗幽梦正逡巡,忽听南来邸报频。

鸣马一空还立仗,震雷百里尚惊人。

痴心敢自浑忘世,浪迹犹怜未绝尘。

感慨不知图报地,白头羞杀老词臣。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