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憩危亭石磴扶,幽花奇茗夹重湖。
松萝宛委藏兰若,林樾参差隐画图。
高鸟决云穷力上,遥山隔海入看无。
怪来诗思探溟渤,赋就逡巡问大巫。
屡憩危亭石磴扶,幽花奇茗夹重湖。
松萝宛委藏兰若,林樾参差隐画图。
高鸟决云穷力上,遥山隔海入看无。
怪来诗思探溟渤,赋就逡巡问大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云岫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内心的感受。首联“屡憩危亭石磴扶,幽花奇茗夹重湖”以“屡憩”、“危亭”、“石磴扶”、“幽花”、“奇茗”、“重湖”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喜爱和内心的宁静。
颔联“松萝宛委藏兰若,林樾参差隐画图”进一步展开画面,通过“松萝”、“宛委”、“兰若”、“林樾”、“参差”、“画图”等意象,展现了山林间的幽静与神秘,仿佛一幅精美的画卷缓缓展开在读者面前。
颈联“高鸟决云穷力上,遥山隔海入看无”则通过“高鸟”、“决云”、“穷力上”、“遥山”、“隔海”等形象,描绘了天空中飞鸟奋力向上,远处山峦似乎与大海相连,给人一种广阔无垠、深远莫测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尾联“怪来诗思探溟渤,赋就逡巡问大巫”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他感叹自己的诗思如同探索深海,充满了未知与挑战,而完成诗作后,又仿佛在寻求大巫的指导与认可,既体现了诗人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与追求,也表现了他对艺术的虔诚与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晓起钩帘,碧琉璃罩诸天界。
绿阴千树胜花时,净洗浮华态。老去春情渐改。
曳筇枝、横穿晻霭。藓厓松磴,断浦平桥,悠然心会。
长忆西湖,旧盟鸥鹭应犹在。
白堤行尽更苏堤,垂柳如交盖。匝地兵尘未解。
剩孤踪、栖迟剑外。年年发短,岁岁阴新,可能相待。
石壁精庐。看莫釐峰影,倒映晴湖。
旧时胜游堪记,长铗归乎。
百年兴废,问萧墙、何似颛臾。
尘世事、不烦推校,马牛一任人呼。
又说东征西怨,是谁傒我后,后至其苏。
万方政尔一概,吾道非欤。
山头歌乐,听松篁、交奏笙竽。
也胜似、吴宫月冷,宵来重唱栖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