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枝方直绿参参,林叶疏红始见心。
却恐当时恶圆佞,结根遥向楚云深。
枝枝方直绿参参,林叶疏红始见心。
却恐当时恶圆佞,结根遥向楚云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枝枝方直绿参参”一句,形象地表达了竹子挺拔、笔直的特点,“绿参参”则突显了竹叶茂密的生机。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观察,更透露出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
“林叶疏红始见心”一句,通过树叶间露出的淡淡红色,象征着诗人内在情感的微妙流露。这不仅是景物描写,也反映了诗人的心境变化,似乎在告知读者,诗人的内心世界正如这秋日林间的红色渐渐展现。
“却恐当时恶圆佞”一句,表达了一种担忧。这里的“圆佞”可能指的是虚假或表面的圆滑。在诗人看来,即便是美好的事物,也可能因为世俗的眼光而受到质疑和不公正的评价。
最后,“结根遥向楚云深”则展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尽管外界可能有诸多非议,诗人依然选择坚守内心的真实与纯粹,将自己的精神追求比喻为深入楚国云端的根系,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高远境界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重要的是,它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内心世界与外部评价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一种对真实自我的坚守和追求。
蕉叶千层心却少,煮蟹难教肠热。
你做车儿,做了方轮,这样机关空设。
雨多便把晴忘却,伊不肯心边添血。
风筝断、半空飞去,料难重结。新着鞋儿休撇。
也巴到初三,暂时心悦。
一带垂杨,日夜添丝,丝动便遭摧折。
胸前小镜手三翻,曾猜着团团明月。
花隔院,谁晓这些根节。
别后相思一样,目断城云,魂销江树。
玉帘深锁,愁似乱莺狂絮。
沉沉落照,半明还暗,野烧回春,寒山催暮。
梦里何曾怕险,滚雾翻风,为我连夜飞度。
也有镇常相见,见时不免含嫉妒。
道我眉儿翠,又身轻过汉,腰细如楚。
那知憔悴,不复再行多露。
关黑枫青君自爱,更休将愁诉。
但须纵酒,看石榴半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