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鹤柴招集赋得寒夜四声·其二》
《张鹤柴招集赋得寒夜四声·其二》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虎旅传何早,蟆更报渐深。

敲残三市月,迸裂五更心。

霜重声逾脆,风高响易沈。

转思秋馆夕,断续闻清砧。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寒夜中特有的声音与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深沉。

首句“虎旅传何早”,以“虎旅”象征军队或壮士,早晨的传递声预示着黎明前的宁静与紧张。接下来,“蟆更报渐深”则以“蟆更”(可能指某种夜间活动的生物)的声音逐渐加深,暗示时间的推移和夜色的加深。

“敲残三市月”一句,将月光比作被敲打的物体,形象地描绘出月光在夜深人静时逐渐消散的情景。“迸裂五更心”则以“五更心”比喻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迸裂”一词,生动地表现了情感的激荡与复杂。

“霜重声逾脆,风高响易沈”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霜重使得声音更加清脆,而风高则让声音容易消失,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

最后,“转思秋馆夕,断续闻清砧”将思绪引向秋日的夜晚,通过“清砧”(捣衣声)的断续传来,勾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念之情,使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余韵悠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寒夜中特定声音的细腻描绘,营造了一种深邃、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时间深刻的感受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口数粥行

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大杓轑铛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
锼姜屑桂浇蔗糖,滑甘无比胜黄粱。
全家团栾罢晚饭,在远行人亦留分。
褓中孩子强教尝,余波遍沾获与臧。
新元叶气调玉烛,天行已过来万福;物无疵疠年谷熟,长向腊残分豆粥。

(0)

葵花萱草

卫足保明哲,忘忧助欢娱。
欣欣夏日永,媚我幽人庐。

(0)

乐先生辟新堂以待芍药酴醾,作诗奉赠

芍药有国色,酴醾乃天香。
二妙绝世立,百草为不芳。
先生绝俗姿,风味本无双。
年来悟结习,欱试安心方。
天魔巧伺便,作计回刚肠。
多情开此花,艳绝温柔乡。
道人为一笑,正尔未易忘。
呼童葺荷芷,择胜开轩窗。
啼莺不愁思,游蜂亦猖狂。
百年颦呻顷,共此过隙光。
朝为春条绿,暮为秋叶黄。
把翫尚无几,况以忧愁妨。
愿言秉烛游,迨此春宵长。

(0)

李次山自画两图,其一泛舟湖山之下,小女奴

黄尘车马梦初阑,杳杳骑驴紫翠间。
饱识千峰真面目,当年拄笏漫看山。

(0)

离池阳十里清溪口,复阻风

恰从秋浦挂籧篨,又泊清溪十里余。
愁水愁风吹帽后,作云作雨授衣初。
远寻草市沽新酒,牢闭篷窗理旧书。
行路阻艰催老病,骚骚落雪满晨梳。

(0)

李深之西尉同年谈吴兴风物,再用古城韵

李侯昔游吴,莲舟镜苍茫。
风鬟与雾鬓,共濯玻璃光。
采花不盈舫,日暮云水香。
还登缥缈楼,罗襟酒淋浪。
卷箔纳星月,踏筵按伊梁。
安知有恨事,但恐蒹葭苍。
风吹落穷谷,草深麋鹿场。
高冈苦炎热,游子悲异乡。
尚喜简书省,期会无匆忙。
犹余作诗苦,消瘦如东阳。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