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旅传何早,蟆更报渐深。
敲残三市月,迸裂五更心。
霜重声逾脆,风高响易沈。
转思秋馆夕,断续闻清砧。
虎旅传何早,蟆更报渐深。
敲残三市月,迸裂五更心。
霜重声逾脆,风高响易沈。
转思秋馆夕,断续闻清砧。
这首诗描绘了寒夜中特有的声音与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深沉。
首句“虎旅传何早”,以“虎旅”象征军队或壮士,早晨的传递声预示着黎明前的宁静与紧张。接下来,“蟆更报渐深”则以“蟆更”(可能指某种夜间活动的生物)的声音逐渐加深,暗示时间的推移和夜色的加深。
“敲残三市月”一句,将月光比作被敲打的物体,形象地描绘出月光在夜深人静时逐渐消散的情景。“迸裂五更心”则以“五更心”比喻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迸裂”一词,生动地表现了情感的激荡与复杂。
“霜重声逾脆,风高响易沈”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霜重使得声音更加清脆,而风高则让声音容易消失,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
最后,“转思秋馆夕,断续闻清砧”将思绪引向秋日的夜晚,通过“清砧”(捣衣声)的断续传来,勾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念之情,使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余韵悠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寒夜中特定声音的细腻描绘,营造了一种深邃、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时间深刻的感受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大杓轑铛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
锼姜屑桂浇蔗糖,滑甘无比胜黄粱。
全家团栾罢晚饭,在远行人亦留分。
褓中孩子强教尝,余波遍沾获与臧。
新元叶气调玉烛,天行已过来万福;物无疵疠年谷熟,长向腊残分豆粥。
芍药有国色,酴醾乃天香。
二妙绝世立,百草为不芳。
先生绝俗姿,风味本无双。
年来悟结习,欱试安心方。
天魔巧伺便,作计回刚肠。
多情开此花,艳绝温柔乡。
道人为一笑,正尔未易忘。
呼童葺荷芷,择胜开轩窗。
啼莺不愁思,游蜂亦猖狂。
百年颦呻顷,共此过隙光。
朝为春条绿,暮为秋叶黄。
把翫尚无几,况以忧愁妨。
愿言秉烛游,迨此春宵长。
李侯昔游吴,莲舟镜苍茫。
风鬟与雾鬓,共濯玻璃光。
采花不盈舫,日暮云水香。
还登缥缈楼,罗襟酒淋浪。
卷箔纳星月,踏筵按伊梁。
安知有恨事,但恐蒹葭苍。
风吹落穷谷,草深麋鹿场。
高冈苦炎热,游子悲异乡。
尚喜简书省,期会无匆忙。
犹余作诗苦,消瘦如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