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寻载酒本无期,乘兴还嫌马足迟。
古寺共怜春草没,远山偏与夕阳宜。
雨晴涧竹消苍粉,风暖岩花落紫蕤。
昏黑更须凌绝顶,高怀想见少陵诗。
春寻载酒本无期,乘兴还嫌马足迟。
古寺共怜春草没,远山偏与夕阳宜。
雨晴涧竹消苍粉,风暖岩花落紫蕤。
昏黑更须凌绝顶,高怀想见少陵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游览清凉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哲思之深。首句“春寻载酒本无期,乘兴还嫌马足迟”表达了诗人随性而行,不拘泥于计划的心情,对美景的渴望促使他迫不及待地前行,连马速都嫌慢。接着,“古寺共怜春草没,远山偏与夕阳宜”两句,将目光转向了沿途的景致,古寺与春草、远山与夕阳形成和谐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雨晴涧竹消苍粉,风暖岩花落紫蕤”则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山间竹林的清新与岩石上花朵的绚烂,雨水洗净了竹叶上的尘埃,春风中花瓣飘落,色彩斑斓。最后,“昏黑更须凌绝顶,高怀想见少陵诗”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天色渐暗时,仍渴望攀登高峰,追求更高远的精神境界,这与杜甫(少陵)的诗歌精神相呼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精神的双重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低帽白蕉衫,跨马北岩路。
为我撤炎歊,时有清风度。
投策蹑游屐,扪萝穷幽趣。
怪石鸣瘦筇,狭径窘危步。
云间启深洞,玲珑天巧露。
僧侣罗上下,钟声答晨暮。
长笑排翠谒,围棋惊振鹭。
陶写屏丝竹,恐为风景污。
拂藓题苍崖,纵横醉中句。
兹游岂易得,载酒莫辞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