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博浪沙歌》
《博浪沙歌》全文
明 / 夏完淳   形式: 古风

东海波翻白日动,秦仇慷慨天门恸。

仓海先生矢报韩,博浪沙头风雨阑。

祖龙日观登封还,金泥玉简嵩高山。

道遇沙中鼓椎者,副车诀裂龙旗下。

此时一呼乾坤震,大索十日神龙隐。

秦亡朱组系子婴,三户复死韩王成。

芒砀五云天子气,遇留风雨蛟龙意。

垓下乌骓楚霸王,镐池白璧秦皇帝。

嗟乎哉,大仇既报奇功收,拂衣愿从赤松游。

英风飒爽满天地,素书三卷在人世。

(0)
鉴赏

这首《博浪沙歌》是明代诗人夏完淳所作,通过磅礴的笔触描绘了历史上的博浪沙事件,展现了强烈的民族情感和英雄主义精神。

首句“东海波翻白日动”,以壮阔的海洋景象开篇,暗示着即将展开的激烈斗争。接着,“秦仇慷慨天门恸”一句,直接点明了事件的核心——对秦国的仇恨与悲痛,为整个故事奠定了情感基调。

“仓海先生矢报韩”中的“仓海先生”指的是张良,他矢志为韩国报仇,这一情节体现了个人的英勇与决心。“博浪沙头风雨阑”则描绘了张良在博浪沙埋伏刺杀秦始皇的场景,风雨交加的环境渲染出紧张激烈的氛围。

“祖龙日观登封还,金泥玉简嵩高山”描述了秦始皇的威严与尊贵,与后文的失败形成鲜明对比。“道遇沙中鼓椎者,副车诀裂龙旗下”则揭示了张良如何在关键时刻找到并利用了那位埋伏的勇士,成功地完成了刺杀行动。

“此时一呼乾坤震,大索十日神龙隐”表现了刺杀行动的震撼力以及秦始皇的恐慌,同时也暗示了秦朝的衰败。“秦亡朱组系子婴,三户复死韩王成”则是对秦朝灭亡和韩王复国的简述,体现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主题。

“芒砀五云天子气,遇留风雨蛟龙意”通过自然界的象征,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垓下乌骓楚霸王,镐池白璧秦皇帝”则巧妙地将历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项羽和秦始皇联系起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最后,“嗟乎哉,大仇既报奇功收,拂衣愿从赤松游”表达了对英雄行为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英风飒爽满天地,素书三卷在人世”则以素书作为象征,寓意着英雄的精神将永远流传于世间。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历史事件的宏大背景,更蕴含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是夏完淳对英雄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深情赞颂。

作者介绍
夏完淳

夏完淳
朝代:明   字:存古   号:小隐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   生辰:1631~1647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民族英雄,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其父殉难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等。
猜你喜欢

题陈佥宪粹之和四皓图二首·其二

箕颍去已遥,山林复谁好。

亦有采芝翁,皓发照苍昊。

嗣汉配彼天,赤手藉此老。

东邻亥字人,独伴霜木槁。

野雉怀鸩心,火龙宜电扫。

何乃迷先几,人彘横秋草。

(0)

题徐氏村居

跋涉遥寻玩易踪,幽栖近在县南峰。

松篁共听今宵雨,礼乐多存太古风。

俛仰浮生一梦寐,相看华发两龙钟。

酒酣细和辛夷什,丹桂丛兰思正浓。

(0)

奉寄黄泰庄先辈

惆怅白头吟,云山契阔深。

何当重剪烛,细叙百年心。

(0)

夜读康节先生诗后作

田圃工夫日破除,小窗灯火夜诗书。

月华皎洁云轻后,夏景清凉雨霁馀。

百体无拘知气泰,一尘不累识心虚。

从今莫惜慇勤学,好古方能屡起予。

(0)

伤农家

秋谷应多减,春炊固转艰。

频闻寒雨里,采蕨满深山。

(0)

村中即事

春光被四野,行欣物华茂。

寂寂竹林边,幽禽语清昼。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