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陈佥宪粹之和四皓图二首·其二》
《题陈佥宪粹之和四皓图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罗伦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箕颍去已遥,山林复谁好。

亦有采芝翁,皓发照苍昊。

嗣汉配彼天,赤手藉此老。

东邻亥字人,独伴霜木槁。

野雉怀鸩心,火龙宜电扫。

何乃迷先几,人彘横秋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面,通过对比与隐喻,展现了复杂的人性与道德抉择。

首句“箕颍去已遥,山林复谁好”,以古代两位高士箕子与颍考叔的典故,象征远离尘嚣、遁入山林的隐逸生活,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接着,“亦有采芝翁,皓发照苍昊”描绘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手持灵芝,形象地表现了对长寿与超脱世俗的追求。

“嗣汉配彼天,赤手藉此老”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老者的存在与汉朝的传承相联系,暗示了在权力更迭中,个人的坚持与信念的重要性。同时,“赤手”一词,既是对老者朴素生活的描述,也隐喻了在权谋斗争中的无力感。

“东邻亥字人,独伴霜木槁”通过对比,将一位孤独的老人与外界的冷漠相对比,强调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孤立无援。这里的“亥字人”可能指代的是特定的人物或群体,暗示了社会结构中的不公与冷漠。

“野雉怀鸩心,火龙宜电扫”运用了动物的象征,野雉的心怀毒意与火龙的需要电击清除,分别代表了人性中的阴暗面与需要被净化的力量。这不仅是对个人内心的反思,也是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批判。

最后,“何乃迷先几,人彘横秋草”表达了对人们未能预见并避免悲剧的遗憾,以及对人性扭曲、道德沦丧现象的强烈谴责。“人彘”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人性的丑恶与残忍,与前文的隐喻形成呼应,强化了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自然景象、社会现象的描绘与隐喻,深刻探讨了人性、道德、权力与社会的关系,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罗伦
朝代:明

(1431—1478)明江西永丰人,字应魁,改字彝正,学者称一峰先生。家贫好学,成化二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抗疏论李贤起复,落职,谪泉州市舶司提举。次年复官,改南京,居二年,以疾辞归。隐于金牛山,专研经学,开门教授,从学者甚众。嘉靖初追赠左春坊谕德,谥文毅。能诗,有《一峰集》。
猜你喜欢

偈颂四十二首·其四十三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忍俊不禁,为诸人做个瞥脱。

流水暗销溪畔石,劝人除却是非难。

(0)

偈颂九首·其八

休卜度,世间那有扬州鹤。

一身与世等委蛇,万事随缘即安乐。

无意来时却宛然,有心用处还应错。

错错错,莫莫莫,近日秋林多叶落。

铁牛飞过洞庭湖,西山走入滕王阁。

(0)

赠闽清黄释褐初赴上庠

蓦劄相逢笑脸开,也知平地起风雷。

好将一滴梅溪水,为雨为霖遍九垓。

(0)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六十六

乳窦家私,寸无可取。分明彻骨贫,刚道薰天富。

纲宗委地,力要匡扶。大厦倾颓,直须撑拄。

不学老杨岐,破屋雪真珠,缩项暗嗟吁。

不学大愚芝,脱粟淡黄齑,不吃从君去。

千圣头边露一机,灵踪不在猿啼处。

(0)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十三

跛脚阿师,弄蹄驴子。

一字关徒费分疏,栗棘蓬恣情吞吐。

凌灭祖师禅,函盖乾坤句。

孤危不立自孤危,万仞雪崖丰骨露。

十二峰前,斫额望汝。

洞山佛无光,无你扪摸处,无你栖泊处。

(0)

四睡赞

人无害虎心,虎无伤人意。

彼此不关防,何妨打觉睡。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