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月如水,遥天入斗微。
火云三殿合,清禁六鳌飞。
乐事何妨盛,民风到处非。
夜来双玉佩,明白梦垂衣。
皎皎月如水,遥天入斗微。
火云三殿合,清禁六鳌飞。
乐事何妨盛,民风到处非。
夜来双玉佩,明白梦垂衣。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天空、宫殿以及民众生活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历史感。
首句“皎皎月如水”以水喻月,形象地描绘出月光清澈明亮,如同流动的水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接着,“遥天入斗微”则将视线引向遥远的天空,与北斗星相接,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宇宙的广阔。
“火云三殿合”一句,通过“火云”这一意象,描绘了宫殿在灯火辉煌中显得格外壮观,仿佛云彩般绚烂,体现了节日庆典的盛大场面。“清禁六鳌飞”则进一步渲染了宫殿的庄严与神秘,六鳌(传说中的海神)在空中飞翔,象征着权力与威严。
“乐事何妨盛,民风到处非”表达了对节日欢乐气氛的赞美,同时也反思了社会风气的变化,指出即使在节日中,也难以避免某些不良习俗的滋生。
最后,“夜来双玉佩,明白梦垂衣”描绘了一幅梦境般的画面,双玉佩在夜色中闪烁,似乎预示着美好的愿望和未来的希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几千万里碧琉璃,中有一圆光照之。
更无一物可与对,部勒星宿光陆离。
忆昔看月大江头,天地中间风吹衣。
凡客无缘相宾主,独携杯酒独吟诗。
祇今千门万户闭,良夜京华无人知,似我快活更有谁。
故山今宵月更奇,明日懒人真个归。
寒崦人家碧溪尾,一树江梅卧清泚。
仙姿不受凡眼污,风敛天香瘴烟里。
向来休沐偶无事,谁从我游二三子。
弯埼曲径一携手,冻雀惊飞乱英委。
班荆劝客小延伫,酌酒赋诗相料理。
多情入骨怜风味,依倚横斜嚼冰蕊。
至今清梦挂残月,强作短歌传素齿。
韵高常恨句难称,赖有君诗清且美。
天涯岁晚感乡物,归欤何时路千里。
枕楼一笛雪漫空,回首江皋泪如洗。
榴花开正红,杏子熟已赤。
谽谺倚天嶂,戌削出水石。
小驿有幽意,江风满青壁。
悠然一杯酒,劳汝万里客。
长安此北去,古人多遗迹。
萧条干戈后,俛仰关塞迫。
宿师苦馈饷,诸将饱恩泽。
三叹复出门,危梯欲何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