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春卜吉奉徽音,大祀先庚返禁林。
东陆心祈金兆穰,西山背指玉为岑。
凤城万户苇桃焕,太液长桥螮蝀寻。
北寺南台佳且便,虔斋未敢事登临。
行春卜吉奉徽音,大祀先庚返禁林。
东陆心祈金兆穰,西山背指玉为岑。
凤城万户苇桃焕,太液长桥螮蝀寻。
北寺南台佳且便,虔斋未敢事登临。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在正月十一日进入皇宫进行斋戒时的情景与心境。首句“行春卜吉奉徽音”,开篇即点明了皇帝在春天时节进行祭祀活动,以求得吉祥如意,并遵循着特定的仪式与礼仪。接着,“大祀先庚返禁林”一句,描述了祭祀活动的规模与庄严性,以及活动结束后返回禁苑的情景。
“东陆心祈金兆穰,西山背指玉为岑”两句,运用了对仗的手法,表达了皇帝对于农业丰收的热切期盼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东陆象征着东方,金兆穰寓意着金黄的稻谷,象征丰收;西山则代表西方,玉为岑则是比喻山峰如玉石般洁白美丽。
“凤城万户苇桃焕,太液长桥螮蝀寻”描绘了京城的繁华景象与皇家园林的壮丽景色。凤城指的是京城,苇桃焕则形容了花开的繁盛,太液是古代皇家园林的名字,长桥螮蝀寻则描绘了寻找彩虹过桥的浪漫场景。
最后,“北寺南台佳且便,虔斋未敢事登临”表达了皇帝在斋戒期间的谨慎与虔诚,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寺庙与台阁的欣赏与喜爱,但出于斋戒之需,暂时未能前往游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皇帝在宗教活动中的庄重与对美好自然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