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节霓旌下九天,括苍初识地行仙。
桃华海上三千岁,凤历人间五百年。
可但彤弓寻节制,要知黔首望陶甄。
香凝燕寝森兰玉,会见貂冠总附蝉。
绛节霓旌下九天,括苍初识地行仙。
桃华海上三千岁,凤历人间五百年。
可但彤弓寻节制,要知黔首望陶甄。
香凝燕寝森兰玉,会见貂冠总附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元干的作品,属于古典诗词中的仙赋体。全诗通过描绘一位神仙下凡的场景,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绛节霓旌下九天”中,“绛节”指的是用红色丝线编织的旗帜,常用于标志或仪仗;“霓旌”则是仙界中的旗子,这里形容其下降自九重天界,既描写了神仙降临的壮观场面,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括苍初识地行仙”句中,“括苍”指的是青草或是绿色植物,这里用来形容仙人所到之处的一片生机;“初识”表明这是第一次见到或认识这样的地仙,显示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桃华海上三千岁,凤历人间五百年”两句,通过对时间的夸张描写,突出了仙界和人间时间流逝速度的巨大差异。这里的“桃花”象征着长生不老,“凤历”则是指凤鸟降临人间,寓意着祥瑞之事。
“可但彤弓寻节制,要知黔首望陶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仙界法术和规律的向往。其中,“彤弓”指的是红色的弓箭,这里象征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黔首”是古代少数民族地区的名称,而“望陶甄”则是在表达诗人对那里的神仙生活的渴望。
最后两句,“香凝燕寝森兰玉,会见貂冠总附蝉”,描绘了一种仙境中的宁静与和谐。其中,“香凝”指的是香气浓郁;“燕寝”则是安寝之意,这里形容仙人居所的清幽雅致;“森兰玉”中,兰玉象征着高洁无暇,而“会见貂冠总附蝉”则是在描绘仙人头戴貂皮冠帽,与自然界生物和谐共生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神仙世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之境的无限向往。
吾闻太白之山倚西极,华岳崚嶒势相敌。
上凌刚风太古雪尚寒,下抚苍茫鸟无力。
吁嗟兹山有径不与终南通,士将避世往往游其中,超历万壑巢云松。
伊昔丈人负刍者,危言曾动河汾公,至今谈麈流清风。
孙君关中豪,仰止兹山高。
自称山人巾葛白布袍,入山静坐观众妙,出指八极将翔翱。
胸有五色文,眼底无青紫。
名家自视出杜陵,走笔题诗乃如史。
子长有语称董生,季主何心讥贾子。
迩来五见江东春,南寻禹穴能知津。
相逢下我东野拜,何人复谓秦无人。
我作山人歌,物色其柰山人何。
山林岁年晚,江海风雨多。山人不归太白空嵯峨。
《再作太白山人歌》【明·邵宝】吾闻太白之山倚西极,华岳崚嶒势相敌。上凌刚风太古雪尚寒,下抚苍茫鸟无力。吁嗟兹山有径不与终南通,士将避世往往游其中,超历万壑巢云松。伊昔丈人负刍者,危言曾动河汾公,至今谈麈流清风。孙君关中豪,仰止兹山高。自称山人巾葛白布袍,入山静坐观众妙,出指八极将翔翱。胸有五色文,眼底无青紫。名家自视出杜陵,走笔题诗乃如史。子长有语称董生,季主何心讥贾子。迩来五见江东春,南寻禹穴能知津。相逢下我东野拜,何人复谓秦无人。我作山人歌,物色其柰山人何。山林岁年晚,江海风雨多。山人不归太白空嵯峨。
https://shici.929r.com/shici/GpVhSXb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