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梁园授简迟,赋成宾客更相疑。
如何照乘珠无恙,却得精光异往时。
月出梁园授简迟,赋成宾客更相疑。
如何照乘珠无恙,却得精光异往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和右史悼儿篇(其二)》。诗中描绘了月光下梁园的情景,以及赋诗的场景,充满了哀伤与怀念之情。
首句“月出梁园授简迟”,以月出为引子,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深沉。月光洒在梁园,仿佛在缓缓地传递着诗人的情感,而“授简迟”则暗示了诗人创作过程中的犹豫与迟缓,或许是因为情感过于复杂,难以一挥而就。
次句“赋成宾客更相疑”,描述了诗作完成后的场景。宾客们对诗的评价产生了疑惑,这既可能是对诗作本身的不解,也可能是对诗人情感表达的共鸣。这种疑惑,反映了诗作的深刻与复杂,以及它触及人心深处的力量。
后两句“如何照乘珠无恙,却得精光异往时”,将情感进一步深化。诗人以“照乘珠”比喻珍贵的情感或记忆,强调这些珍贵的东西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受损,反而在新的时刻里展现出不同的光彩。这里的“精光异往时”,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在情感状态的感慨。通过对比,诗人不仅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也展现了对当下情感的独特理解与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
近来彭泽,赋田园归去,陶然身逸。
百本沅兰当五柳,兴到吟诗摇笔。
二仲寻盟,三高作伴,山水之间出。
天然性癖,不堪岂为多虱?
曾记结缟家乡,联镳京里,异地情偏密。
阳羡风光君占取,招得九龙人一。玉女潭遥。
张公洞窈,何处堪容膝?松涛声彻,可能假我仙术。
早趁生涯,闹朝衙、杨花正飞晴昼。
露染烟滋,白嫩红娇,却喜年年依旧。
纤腰知是春前瘦,招伴侣、无端僝僽。
雕栏畔、枝头正放,几回相就。羡尔输将恐后。
玲珑甚重房,暗通虚牖。
只为辛勤,甜到中边,刚好一冬厮守。
寻芳也有痴蝴蝶,问秋老、逍遥能否。
长傍着、空梁燕巢似斗。
有酒何劳月。尽拈毫、醉乘吟兴,调翻镂月。
却喜珠玑酬满箧,更许弟昆批月。
笑孺子、也随哦月。
绮幄独怜香翠隐,羡簪花、眉敛还携月。
闲参个,僧敲月。狂哉大阮偏嘲月。
昵柔乡、巫云梦隔,只怀闺月。
惭我巴词裒郢雪,搜却几多风月。
差不负、这宵缺月。
玳瑁且装成,艳事芬流,留取争评月。
拚岁岁,重浇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