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室熙熙俗自恬,令君岂弟不多严。
簿书遣吏且堆案,风月撩人时到檐。
剩种幽花无限好,满倾春酒十分甜。
何劳结屋深防客,清节如君有底嫌。
十室熙熙俗自恬,令君岂弟不多严。
簿书遣吏且堆案,风月撩人时到檐。
剩种幽花无限好,满倾春酒十分甜。
何劳结屋深防客,清节如君有底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风月亭中生活的雅致与闲适。开篇“十室熙熙俗自恬,令君岂弟不多严”两句,以“十室”象征小范围的社会环境,虽世俗纷扰,但因官长和蔼可亲,使得民风淳朴,社会和谐。接着“簿书遣吏且堆案,风月撩人时到檐”描绘了官府日常事务繁忙,但官长仍能享受自然之乐,风月相伴,生活不乏情趣。后半部分“剩种幽花无限好,满倾春酒十分甜”则通过种植花卉、饮酒赏月的细节,展现了官长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美好事物的态度。最后“何劳结屋深防客,清节如君有底嫌”表达了对官长清廉高洁品质的赞美,认为其无需刻意防备访客,因为他的品行足以让人敬仰。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风月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追求雅致生活、崇尚清廉品格的精神风貌。
闻君何从得拱璧,神功雕琢无难色。
如此奇材自不多,况复芳年何可及。
事业云霄应有时,学问渊源岂无极。
论交每恨识君迟,下笔还能愈吾疾。
自从患眼亲旧疏,空阶落叶无行迹。
相知谁似李先生,精神玉立仙中客。
轩昂自是离鸡群,肮脏何惭倚门侧。
每从东阡望南陌,十日不见苦愁绝。
陇头春色入梅梢,俯仰流光长叹息。
王粲登楼不自聊,季子多金又何益。
相逢各赋去来篇,官家已见颁新历。
玉龙衔烛晴光吐,怪底空檐响残雨。
南山一夜服还丹,沧浪之水总如故。
公子昨朝愁出户,锦袍围春醉歌舞。
赤脚老樵拾断薪,画史何由得深趣。
早梅回煖动精神,冻雀翻丛动毛羽。
笔端生意开纨素,恍然不计寒宵苦。
泥滑迢迢江上路,行客茅檐不少住。
世间捷径渺何许,已有扁舟候江浒。
隔浦长桥似灞陵,何如著我骑驴去。
黑貂拥醉诗思多,明日归来为君赋。
老气棱棱齿如铁,曾咀奸腴喷腥血。
倦游十载舌空存,欲挽银河漱芳洁。
南州牙刷寄来日,去腻涤烦一金直。
短簪削成玳瑁轻,冰丝缀锁银騣密。
朱唇皓齿娇春风,口脂面药生颜色。
琼浆晓漱凝华池,玉麈昼谈洒晴雪。
辅车老去长相依,馀论于君安所惜。
但当置我近清流,莫遣孙郎空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