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阅干戈扰,输公已定居。
生涯今易足,世态莫嗔渠。
晷短全疏客,窗晴好对书。
故山常入梦,何日到吾庐。
坐阅干戈扰,输公已定居。
生涯今易足,世态莫嗔渠。
晷短全疏客,窗晴好对书。
故山常入梦,何日到吾庐。
此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情景。开篇“坐阅干戈扰,输公已定居”表明诗人坐在简陋的屋檐下,听着外面传来的干戈之声,而朋友输公已经安顿下来了。这不仅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更透露出一种对现世的超脱与淡然。
“生涯今易足,世态莫嗔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看破和释然。生涯,即生命之旅,今朝已能自在,不再为世俗之事所困扰。这两句流露出一种超脱红尘的豁达。
“晷短全疏客,窗晴好对书”则是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阅读的感慨。晷指日影,表明日子短暂,全疏客意谓在匆忙中品味孤独之美;窗前晴朗,正适合静坐诵读。这两句既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他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知识的渴望。
“故山常入梦,何日到吾庐”则是诗人对于故土的怀念。故山即故乡之山,这里表达的是对远方家园的思念,以及期待将来能够回归自然与平静生活的情感。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吾闻古志人,往往感时节。
所悲非贱贫,要在奋功烈。
子今才且少,方以艺自拔。
譬如适万里,所利轮与辖。
翻然反虚无,乃与所事别。
愿持君子叹,勉蹈古人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