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懊恼词三首·其一》
《懊恼词三首·其一》全文
清 / 林朝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青天碧海夜迢迢,花里偷吹引凤箫。

不道素娥奔月去,却疑紫玉化烟消。

锦衾何处贪同梦,金屋当时枉贮娇。

十四年间成底事,空馀珠泪在鲛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画面,以月夜和花丛为背景,主人公吹奏着凤箫,引发无尽思绪。"青天碧海夜迢迢",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夜晚的广阔与深邃,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

"花里偷吹引凤箫","偷"字透露出主人公的羞涩与深情,他独自在花香中吹箫,仿佛在向月亮或心中的意中人倾诉心声。然而,"不道素娥奔月去",诗人将月宫中的嫦娥与自己的情感失落相联系,暗示了爱情的幻灭和追求的徒劳。

"却疑紫玉化烟消",紫玉可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希望,这里形容它如同烟雾般消散,进一步强化了失落感。接下来的两句,"锦衾何处贪同梦,金屋当时枉贮娇",表达了主人公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能长久拥有对方的遗憾。

最后,诗人感慨万分,"十四年间成底事,空馀珠泪在鲛绡",十四年的时光过去,一切如梦幻泡影,只剩下伤心的眼泪洒落在鲛绡(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珍贵细软)上,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愁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月夜、花丛、凤箫等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与失落,以及岁月流逝后的追悔与无奈。

作者介绍
林朝崧

林朝崧
朝代:清   字:俊堂   号:痴仙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生辰:1875-1915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猜你喜欢

编史作

笔削吾何倦,春秋以没身。

诸侯多史记,采取托何人。

(0)

壬申元日作·其五

衰暮弥教爱日深,非关葵藿解倾心。

重轮岂可亏元旦,枉矢何当射太阴。

歌舞东君贤姱在,起居西母阿环临。

折花扶木持为寿,长向龟台听啸音。

(0)

杨忠庵饮余西湖用乐天晚归韵

烟中孤屿小,柳外数星稀。

人向六桥过,僧从三竺归。

湖波月照席,竹杏风吹衣。

深夜暑还在,不嫌山雨霏。

(0)

常山道中见梅花盛发二首·其二

淡荡春光雨雪馀,官梅夹道已全舒。

总无载酒看山伴,亦是出郊览胜初。

(0)

得朱秉器汾上入蜀书时予将归岭外口占代柬

使君参省大藩侯,三尺今持入蜀游。

绵上云移汶领日,峨眉雪照剑门秋。

趋朝簪履曾相忆,开府旌旗不可留。

渐隔翱翔天路远,更能竿牍问沧洲。

(0)

立秋日同李明府过宝藏上人遇法光禅师

商飙忽到双林下,相见伏牛山里人。

连花会上看颜色,问是恒河第几尘。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